三菱商事社長:中國經濟實際上表現堅挺
2019/04/30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下調今年世界經濟的增長率預期,全球經濟出現減速風險,但商業最前線的實際感覺如何呢?記者就此採訪了日本三菱商事的社長垣內威彥。
記者:去年中國新車銷量時隔28年低於上年,減速的跡象在世界各地出現。
垣內威彥:雖然出現很多負面新聞,但感覺世界經濟仍然堅挺。今年的經濟增長率與去年相比即使下降,降幅也將僅為0.1~0.2個百分點,影響輕微。
經濟下行不會持續
美國經濟基本上保持堅挺,關於中國,或許是消極的一面被過度突出。傾聽在商業方面有合作的中國人的説法,實際情況沒有外界説的那麼糟糕。
![]() |
垣內威彥 |
中國新車銷售的確在略微放緩,但鋼鐵需求幾乎沒有下降,從結果來看,鐵礦石和冶金煤的供求也沒有明顯變化。據悉中國1~3月國內生産總值(GDP)增長率與上個季度相比持平,達到6.4%,這或許是正常水準。即使中國增長略微減速,亞洲其他地區也將加以抵消,或不會出現世界整體繼續下行的局面。
記者: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RB)放棄加息和中國政府的經濟刺激措施是否正在發揮效果?
垣內威彥:在給人們心理帶來安心感的意義上,感覺非常有效。不過,如果美聯儲過度被政治影響,將招致不安。儘管我覺得央行採取獨立於政治的行動更能提高安心感,但此次的措施不算壞。
中美對立打擊經濟
記者:風險因素有哪些?英國退出歐盟(EU)的走向、美國與日中歐的貿易摩擦等國際政治的不確定性突出。
垣內威彥:最為重要的是中美關係的走向,中美哪一方掌握最尖端技術的領導力將成為焦點。僅以貿易不均衡來看待中美關係是縮小了問題。人工智慧(AI)和物聯網(IoT)等科技具備足以顛覆世界的常識、機制和價值觀的衝擊力,哪個國家將領導這一變革呢?這一對立結構難以很快解決,有可能持續10年、20年。存在不知道在何處發生什麼的可怕之處,這將成為在心理上導致經濟冷卻的因素。
記者:作為企業,是否要在中美的夾縫中作出微妙的選擇?
垣內威彥:這是難以回答的問題,關於中國,與貿易相比,進入中國與當地的合作夥伴一起為了中國而工作,將不會有問題。
記者:日本的經濟前景如何?今年10月預定提高消費稅。
垣內威彥:日本經濟也將相應地保持強勁,消費稅率的提高或産生一定的衝擊,但不認為從中長期來看具有巨大影響。
嚴重的是餐飲和物流領域的勞動力短缺問題,但數位技術或將提供解決方案。作為三菱商事,希望為社會問題的解決做出貢獻。
垣內威彥:座右銘是「員工的成長是公司的引擎」。現年63歲。
記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西條都夫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