鎧俠社長:日本半導體工廠需降成本

2021/07/19


      6月,日本經濟産業省發佈了旨在重振半導體産業的戰略。在中美等國家推出大規模財政支援的背景下,日本的半導體政策需要哪些措施?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記者採訪了電子情報技術産業協會(JEITA)半導體部門負責人、鎧俠控股(Kioxia Holdings)社長早坂伸夫。

 

早坂伸夫

 

      記者:JEITA的半導體部門向經濟産業省提出了建議。

  

      早坂伸夫:日本企業的半導體份額在下降,但在圖像感測器、NAND記憶體和功率器件等領域仍具有較高競爭力。首先扶持那些仍在奮鬥的企業非常重要。

 

      日本沒有工廠能製造尖端領域的(承擔運算等的)邏輯半導體。現在半導體短缺的原因是,海外的代工公司無法應對邏輯半導體的需求。讓日本具備代工能力,在支撐産業整體的意義上也很重要。

 

      記者:要重振日本的半導體産業,需要哪些政策?

 

      早坂伸夫:我們認為需要從降低工廠運營成本開始,包括長期的技術開發在內,提供持續支援。美國半導體産業協會(SIA)實施的調查顯示,從運營記憶體工廠的成本來看,中國、南韓等與日本、美國之間存在20~40%的差距。在政策方面,如果競爭力受到影響,日本將束手無策,難以保護産業。

 

      我們有哪些最終産品,應該將資金投向哪些方面等,目前缺少相關的撤離戰略。此次包括半導體、數位化和(半導體)用戶在內,經濟産業省將討論專注於哪些領域,描繪宏偉藍圖。我們認為將與此前政策明顯不同。

 

      記者:今後要提高競爭力,需要採取什麼樣的對策?

 

      早坂伸夫:規模和技術。根據市場推進投資,在確保業務規模的同時降低成本是不可或缺的。越是尖端領域,設備和開發一旦停止投資,就將完全喪失競爭力。

 

      在技術方面,人才確保必不可少。爭奪人才的競爭日趨激烈,人才流向亞洲的各個地方。需要確定薪酬機制,還必須展現行業和公司的增長前景。

 

      記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江口良輔

 

      早坂伸夫

      日本電子情報技術産業協會(JEITA)半導體部門負責人。2019年7月出任東芝記憶體控股的副社長兼執行董事,2020年1月出任鎧俠控股社長。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