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隈社長:中國汽車行業的工具機需求旺盛
2022/08/30
烏克蘭危機、各國加息、中國城市封控……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正在增加,作為「經濟先行指標」的工具機訂單保持著堅挺。日本工作機械工業會(簡稱日工會)8月24日發佈的數據顯示,截至7月,訂單額(確定值)已連續21個月超過去年同期數據,全年有望創下歷史最高紀錄。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就其中的背景原因和未來前景採訪了日本大型工具機企業大隈(Okuma)社長家城淳。
![]() |
大隈社長家城淳(愛知縣大口町) |
記者:請介紹一下訂單的情況和前景。
家城淳:3~6月的訂單一直非常堅挺。與其説今後還會進一步上升,不如説這種「高原狀態」會持續一段時間。我感覺復甦速度過快。日工會的統計顯示,受新冠疫情的影響,2020年的訂單額相較於最高時(2018年的約1.8萬億日元)減少一半,降至9000億日元。之後僅1~2年訂單就增長到有望創歷史新高的水準,速度太快了。
記者:工具機訂單的增減總是反反覆復,一般會以怎樣的速度恢復?
家城淳:需要3~5年的時間。此前給人的印象是從底部一度恢復,經過橫向波動之後,再次上升迎來高峰。從這個意義上來説,到2023~2024年,需求不會下滑,但可能會有稍微下降的時候。之後到2024~2025年,可能會再次迎來真正意義上的高峰。
記者:可能會在什麼因素的影響下出現下滑?
家城淳:自動化的需求很大,機器人、工業機械、自動化設備的需求也非常多。作為其零部件的減速器、液壓設備、空壓機、泵的需求也非常多,因此工具機會增長。但對半導體等領域的投資會受到多種迴圈週期的影響。考慮到採購問題長期化和延遲需求趨於平穩,到2023~2024年,需求可能會稍微穩定一些。
記者:各國加息是否對工具機訂單有影響?
家城淳:(7月的時候)並未對工具機的洽購造成影響。可能有的企業需要在投資判斷上花費較長時間,但加息不會阻止自動化、半導體、脫碳化等本來就有的需求。反過來説,對於各工具機廠商來説,能否提出可幫助企業做出這種判斷、促進企業增長的方案,變得更加重要。
比如,現在有一些類似於專家能手的人,在工廠的生産線中對産品的加工和尺寸精度偏差進行調整,但從事熟練操作的人正在逐漸消失。技術喪失的風險擺在眼前。必須以人工智慧(AI)來代替技術,使各台機器實現智慧化,這樣的需求比過去更加重要。
記者:各個國家和不同行業的需求動向如何?
![]() |
大隈的總部工廠(愛知縣大口町) |
家城淳:目前中國汽車行業的工具機需求旺盛。絕大部分都是純電動汽車(EV)。在中國,不管是零部件加工工具機還是模具加工工具機,純電動汽車都大幅提高了份額。風力等可再生能源相關領域也存在堅挺的需求。美國的汽車和半導體領域的需求十分強烈,這些汽車也都是包括混合動力車(HV)在內的節能車。中國的訂單創下了歷史最高紀錄。日本則只有7~8成,背景原因是汽車領域的需求尚未完全恢復。
記者:貴公司正在討論在中國大陸和台灣擴大生産,在中美矛盾激化和日元迅速貶值的情況下,增加海外産量是否存在弊端?
家城淳:出於經濟安全保障的考慮,高科技工具機都在日本生産。海外方面會保持一定的平衡。
記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井澤真志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