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總幹事:美國主導恢復爭端解決機制
2022/10/20
世界貿易組織總幹事伊維拉10月19日接受日本經濟新聞採訪時表示,為了恢復爭端解決機制,美國主導的討論正在進行。世貿組織最早在2023年底前提出制度的改革建議。隨著中美對立加深,世貿組織作為「自由貿易監督者」的存在理由被質疑。 世貿組織正急於重建自己。
伊維拉就改革爭端解決機制説:「美國主導協商,是一個好跡象」,表示希望為匯總改革方案而進行的協商「希望在2022年底前結束」。
伊維拉説:「需要深化辯論,討論成員國想要什麼樣的改革,以及希望如何實現這些改革」。根據討論要點完善改革建議的討論預計將在2023年開始。
![]() |
世界貿易組織總幹事伊維拉 |
世貿組織的爭端解決是一個兩級機制,有一個常設機構,即高級委員會,相當於「最高法院」, 處理為每個案件設立的爭端解決小組(小委員會)無法解決的問題,並負責根據世貿組織協定做出最終決定。
由於美國在過去的爭端中經常受到不利的決定,所以一直批評世貿組織的許可權是「越權行為」。 美國歐巴馬政府阻止了自2016年以來在高級委員會任職的委員的更換,這種不尋常的情況會導致2020年的委員人數為零。
伊維拉就改革方案説:「與其(在衝突發生時)立即去找小委員會,有必要研究解決衝突的多種方法」,顯示出以靈活的方式考慮制度的大幅改變。伊維拉還有自信的表示:「到明年年底會有一個非常好的想法」。
在解決爭端的功能方面,歐洲聯盟和其他志同道合的國家和地區已經啟動了一個臨時上訴系統的框架,以取代高級委員會。 伊維拉也在尋求擴大臨時系統,目的是在2024年之前恢復爭端解決功能。
在中美對立、俄烏局勢和保護主義興起之後,出現了明顯的反對自由貿易的動向。各國和地區都以安全為由實行進口限制,並試圖在半導體等先進技術方面建立自己獨特的供應鏈。
伊維拉説:「由於新冠疫情和戰爭(採購困難的)風險突出,供應鏈的多樣化增加韌性」,對加強國內生産和重新評估採購源的舉措表示了一定的理解。
伊維拉另一方面也指出:「如果世界分裂成兩個貿易圈,從長遠來看將導致全球實際GDP損失5%」,對過度的保護主義提出警告,強調新興經濟體將受到最嚴重的打擊,表示「需要注意不能讓地緣政治的緊張將世界分成不同的貿易圈」。
1995年成立的世貿組織一直推動全球化,但近年來,體制上的疲勞導致質疑其存在理由的聲音出現。決策需要所有164個國家和地區的同意,已開發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經常有利益衝突。
伊維拉説:「目前決策過程的好處是,無論是小島嶼還是大國,所有成員國都有平等的發言權」。
由於世貿組織內很難達成一致意見,在一些國家中出現了力爭制定規則的趨勢。2017年舉行的世貿組織部長級會議從四個方面入手,包括電子商務和服務行業許可。 伊維拉説:「需要許多談判工具來應對21世紀的問題」,表示了支援。
伊維拉:來自尼日利亞,68歲。在2003-2006年和2011-2015年兩次擔任該國的財政部長。在2005年有與歐美國家進行談判,登出了180億美元債務的業績。 他還曾擔任過世界銀行的第二號常務董事。 於2021年3月被任命為現任職務,接替任期未滿就退任的前總幹事阿澤維多。這是第一次有女性和非洲裔人士被任命為世貿組織的負責人。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