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川電機會長談中國經濟及日本工具機訂單前景
2022/12/19
成為經濟形勢先行指標的日本工具機訂單正被踩下煞車。從日本工作機械工業會12月12日公佈的11月訂單額來看,繼10月兩年來首次低於上年同期之後,連續兩個月出現負增長。歐美加息、能源價格上漲、中國經濟減速導致形勢不明朗。伺服馬達是工具機和半導體製造設備的核心零部件,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就相關前景採訪了全球大型伺服馬達生産企業安川電機的會長兼社長小笠原浩。
![]() |
安川電機的會長兼社長 小笠原浩 |
記者:目前工具機訂單額兩年來首次轉為負增長。您認為馬達等需求的前景如何?
小笠原浩:訂單受到了客戶調整庫存的影響,但下滑速度緩慢,與新冠疫情擴大前相比,仍處於較高水準。最終産品的需求並沒有大範圍趨冷,我們估計調整時間為半年左右。需求減少的是智慧手機相關領域,其功能已經很成熟,可能不會回到頻繁更換的時代。
不過,純電動汽車(EV)和光伏電池板等表現出色,可以形成相應的彌補。汽車雖一直漲價,但仍然賣得很好。總體上給人留下的印象是,新冠疫情後的快速恢復和先行下單帶來的需求已經告一段落,將會恢復正常速度。已接單額也在不斷增加,我認為銷售額不會明顯下降。
記者:業界團體預測稱,2023年半導體市場需求將會減少。
小笠原浩:半導體方面,智慧手機和個人電腦用途的需求減少,但從汽車和工業設備等其他用途來看,供求關係仍比較緊張。雖説市場縮小,但依然處於較高水準。(用於臨時保存數據的)DRAM等記憶體的市場行情疲軟,但很難説這代表了半導體的總體情況。
記者:您如何看待中國經濟減速的影響?
小笠原浩:中國經濟的減速主要是因為受到新冠政策和部件短缺造成的供應鏈混亂的影響。中國不僅內需,出口也隨之減少。不過,消費意願並未大幅下降。如果外出限制放寬,供應鏈恢復正常,需求將變得堅挺。
記者:貴公司在日本國內建設新工廠,自主生産部件,正在降低中國産部件的佔比。
小笠原浩:我們在日本國內生産部件有兩個目的,一是強化供應鏈,二是改善盈利能力。我們現在基本不從中國出口自己公司的産品,零部件採購也在提高中國以外的佔比。今年春季的上海封城,當地工廠受到了影響,而中國以外的國外生産沒有受到影響。
小笠原浩 1979年(昭和54年)從九州工業大學資訊工學科畢業,進入安川電機。2006年擔任董事。2013年擔任董事和常務執行董事。2016年擔任社長。從2022年3月開始兼任會長。日本愛媛縣人。67歲。
記者點評:
電動化和自動化的技術競爭日益激烈
作為馬達的主要供貨對象的工具機,過去每幾年就面臨一次經濟波動。目前,需求從新冠疫情中的恢復已告一段落,歐美的金融緊縮使得前景不明朗。但是,很少有人擔憂需求大幅下滑。因為人手短缺帶來的工廠自動化需求及脫碳相關投資有望支撐需求。
小笠原會長預計從中長期來看「來自EV的需求將起推動作用」。一方面,面向增長領域的電動化和自動化的技術競爭日益激烈,更需要推出符合客戶需求的新産品和實現服務差異化。
記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柘植康文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