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不安中,中國和歐洲支撐國際商品行情
2023/04/24
在歐美金融不安抬頭、世界經濟令人擔憂的背景下,在國際商品市場上被視作「安全資産」的黃金正在上漲,而原油等對景氣敏感的品種上漲乏力。不過,管理和運用富裕階層資産的瑞士瑞銀全球財富管理(UBS Global Wealth Management)的Dominic Schnider指出:「商品的結構性上漲因素還沒有受損」,認為2023年以後商品行情仍會繼續上漲。
記者:您如何預測今後1年的商品行情?
Dominic Schnider:黃金今後1年將維持在1盎司2000~2200美元區間。金價通常隨著美國利率及美元等其他商品的變動而變動。從與美國利率和美元的相關性來看,目前的金價偏高,但中央銀行積極購買黃金支撐著價格。
![]() |
瑞銀全球財富管理(UBS Global Wealth Management)的Dominic Schnider |
原油也可能在1年內上漲到1桶100~105美元左右。能源需求長期持續擴大,而在ESG潮流下,能源企業對大規模開發投資保持慎重。如果對已開發的油田也不再投資,産量將會衰減,因此原油供應量的增長在今後幾年將放緩。市場持續緊張,將推高原油行情。
記者:隨著美國的銀行破産等金融不安加劇,您的預期有沒有改變?
Dominic Schnider:最近幾週,世界經濟的不確定性升高成為商品的拖累。尤其是銀行的壓力使世界金融形勢緊張,正在加劇美國經濟減速的擔憂。但我認為商品的結構性上漲因素尚未受損。
中國經濟恢復,天然氣危機告一段落也讓歐洲經濟減速的風險降低。我認為這兩點有利於商品行情。雖然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RB)加息令人擔憂,但3月發生的美國的銀行破産證明需要注意美聯儲過度加息。美國加息週期結束和與之相伴的美元貶值將助長與美元逆相關的商品行情。
另外,伴隨投資不足和地緣政治學風險等的供給端問題、主要消費國庫存少等,帶來商品價格上漲的因素將持續存在。因此,商品價格變動中包含滾動收益(Roll Yield)等的總收益今後1年接近20%左右的預期不變。
記者:鑒於金融不安等情況,您是否認為投資者應該改變對商品的投資比率?
Dominic Schnider:為了擴大投資組合的回報,應該對商品採取戰術性倉位。權重因各投資者的風險喜好而異,不過佔到整體的2~5%比較合適。
記者:在個別商品中,有沒有您覺得最好在投資組合中保有持倉的商品?
Dominic Schnider:能源、農産品、金屬等單獨的價格波動大,但相關性低,因此如果集中投資,波動率會低於世界股票。如果是不太熟悉商品的投資者,應該廣泛地分散投資。
記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浜美佐
Dominic Schnider
曾在蘇黎世總部及新加坡網點擔任匯兌、商品、宏觀經濟、非傳統資産調查部門的全球負責人等。目前在UBS Global Wealth Management擔任國際商品和匯兌的全球負責人。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