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韓在自貿區問題上糾結著
2014/02/08
去年年底安倍參拜靖國神社引發中日和日韓關係緊張,導致首腦會談遙遙無期。但三國的談判代表則表示「政治對立和貿易談判是兩個問題」,「談判將穩步推進」等。
為什麼會這樣?如此矛盾的現象下可以看到三國糾結的內心。
日本看好中國市場,想擴大對華出口。目前,中國對日本擅長的汽車和工具機産品分別徵收25%和9.7%的高關稅。如果能階段性地取消關稅,日本的出口競爭力將會更高。日本的戰略是在農産品關稅問題上靈活應對,促使中國開放工業品市場。
而中國心裏想的則是TPP談判。如果TPP談判成功,日美關係將進一步加強。那樣對中國而言,不僅在經濟上,在國家安全上的影響也不容忽視。日本外務省官員稱,中國對美國主導的TPP保持警惕。所以在TPP 的背景下,中國也有利用FTA拉近與日本距離的想法。
而南韓顯然想加強與中國的關係。與中日韓三國的FTA相比,南韓更優先中韓兩國的FTA談判正是出於此種考慮。所以,現在南韓繼續參加中日韓的FTA磋商,也有與對三國FTA態度積極的中國統一步調的一面。
中日韓FTA談判的具體目標是在2014年底達成協定。但目前談判還只是剛剛開始。中日韓的談判代表一直強調「政治與貿易談判是兩個問題」,正反映出三方還處在需要商談的問題堆積如山的開幕戰階段。
日本在自己視為「禁區」的農産品關稅問題上能取得對方的哪些讓步?有哪些産品可以從需要取消關稅的列表中除去?同時,日本在智慧財産權保護方面又得讓步到何種程度?這些問題最終還得靠政治家來做決斷。隨著談判的進行,需要更高層的政治判斷的問題還將逐步出現。現在雖説政治和貿易談判是兩回事,但是在意想不到的時候,政治就會發揮它巨大的影響力。不論政治形勢如何,貿易談判與政治無關,這樣的觀點恐怕太過樂觀了。
(鈴木大祐)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