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拉納:民主需要時間
2014/03/11
![]() |
ESADE世界經濟•地緣學中心主席 哈威爾•索拉納 |
2010年之後阿拉伯世界被一浪高過一浪的民眾反政府浪潮所淹沒。這與伊斯蘭和世俗政治潮流無關。其原因在於腐敗、職能不健全的獨裁政權導致民眾舉起了反抗的大旗。但是實際上,敘利亞內戰被視為造成13萬人喪生,利比亞方面,格達費政權雖被推翻,但利比亞卻走到了國家崩潰的邊緣。埃及方面,軍方再次掌握政權,穆斯林兄弟會被驅逐。可以説成功的只有突尼西亞。
埃及的民主化運動因2013年7月軍方介入和穆爾西總統被趕下臺而後退。不過,並非倒退到一直持續到2011年的穆巴拉克總統時代。年輕人積累了寶貴的政治經驗。敘利亞也是一樣,不過敘利亞一直呈螺旋下滑狀態,反攻的嘗試受阻。
一般多元主義的缺乏、不承認(多人和多個機構)共用權利的態度是阻礙民主化進程的主要原因。走在民主化道路上的國家或多或少都存在上述問題。在埃及,軍方和伊斯蘭基本教義均希望掌握全部權利。
政治上的多元共存並不是強迫的東西。社會在期待政治多元共存的基礎上還要求構築持續的制度。這一過程需要花費很長時間,重要的是不要丟失歷史視點。發生民眾反政府運動時各國的狀況不盡相同。像突尼西亞這樣的同族國家能夠平息暴動,而在敘利亞等國則是另一種結果。在中東,奉行民主主義和多元主義的國家只有土耳其。
和上述阿拉伯世界相比,烏克蘭等東歐和巴爾幹半島國家有幸共用了民主化的出發點和前進的道路。上述國家還擁有加入歐盟(EU)、通過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實現安全保障的共同目標。
不管是烏克蘭還是埃及,要實現多元共存都離不開堅忍的戰略和不斷的努力。
哈威爾·索拉納(Javier Solana):出生於馬德里。曾擔任過北約秘書長、歐盟共同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等職務,現年71歲。ESADE是西班牙的商學院。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