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消費日本商品的矛盾狀態亟待解決

2017/03/17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張石:中國央視3·15晚會報道説,6年過去了,産自核污染地區的日本食品卻已經在國內市場上悄悄出現了。其中也報道了「無印良品(MUJI)部分進口食品産自日本核污染區」,央視稱,「無印良品將日本食品的外包裝貼上産地為日本的中文標籤,但是當揭開中文標籤後,露出了這些産品的真實産地為東京都,名列禁止進口名單!」16日,無印良品回應稱:進口日文標識的「販售者 株式會社良品計畫RD01東京都豐島區」為本公司母公司名稱及其法定註冊地址,並非本公司所售進口食品的産地。實際上,無咖啡因香茅薏仁茶(穀物飲料)原産地是日本福井縣,雞蛋圓鬆餅原産地是日本大阪府。MUJI還附上了《出口産品原産地證明書》,並表示,一直嚴格遵守質檢總局的相關公告,從未進口及銷售任何中國政府明令禁止的日本核污染影響區域的食品。

 

中國消費者在選購日本進口商品(資料圖)

 


 張石 的其他文章

 

 為何日本人不像有些中國人那樣隨處接吻?

 

  APA酒店老闆在歷史觀上反華更反美

 

  APA放置爭論歷史書籍偏離日本商業精神 

 

 無人售貨到處可見凸顯日本人道德高度

 

 哪些方面日本人不如中國人文明?

 

 靖國神社將會祭奠中國的戰歿者嗎?

 

 小池正在擊潰石原慎太郎政治家族(2)

 

 小池正在擊潰石原慎太郎政治家族(1)

 

 川普勝選是改善中日關係的最好動力

 在日長住中國人和遊客同創新高説明什麼?

 日本人是我見過的最講信用的族群

 日本人真的長壽過頭了嗎?

 日本真的有可能出現華裔首相嗎?

 虛位天皇的一舉一動為何依舊意義重大

 我們促成孫中山孫女與日本外孫相認

 福島核污染真的奪走了7名美軍士兵的生命嗎?

 歐巴馬訪問廣島給安倍留下的「作業」

 日本媒體「主題先行式」節目當然會激怒中國人

 中國遊客驚訝:難道日本沒有扒手?

 中國人「爆賞櫻」不只是因為櫻花美

 震災時中國人不能忘記日本救援隊

 武漢櫻花之爭與日本「雜種文化」

 為什麼日本幾乎沒有乞丐?

 中國人體驗日本混浴與目光管理

 「價值觀外交」使日本「不戰自敗」

 更多 >>>>

 

 

      對於無印良品是否在中國進口來自日本 「污染地區」的商品,中國是否存在銷售中國禁止進口的日本「污染地區」商品的現象,筆者沒有能力去親自調查,因此無法參加究竟誰是誰非的爭論,但是從這一事件卻可以看到,中國人在消費日本商品上處於矛盾狀態,而這種矛盾狀態亟待解決。

 

      6年前日本發生了東日本大地震,同時發生了福島核洩漏事故,2011年3月24日,中國國家品質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要求禁止進口日本福島縣、栃木縣、群馬縣、茨城縣、千葉縣的乳品、蔬菜及其製品、水果、水生動物及水産品。

 

      2011年4月8日, 國家品質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又發佈《關於進一步加強從日本進口食品農産品檢驗檢疫監管的公告》,不僅産地範圍由5個擴大到12個,包括福島縣、群馬縣、栃木縣、茨城縣、宮城縣、山形縣、新潟縣、長野縣、山梨縣、埼玉縣 東京都、千葉縣,品種也從原來僅禁止乳品、蔬菜、水果、水産品擴至整個食品、食用農産品及飼料。

 

      東日本大地震也嚴重影響了中國人的赴日旅遊,中國人訪日在2010年達到一個高峰,為1,412,875人,2011年由於日本發生東日本大地震,出現滑坡,為1,043,254人,下降26.2%,2102年開始持續回升,2016年,中國人訪日超過637萬人次,創歷史紀錄,而日本觀光廳發佈的訪日外國人消費動向調查顯示,2016年訪日遊客的旅遊消費總額累計達到3兆7476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280億元),比上年(3兆4771億日元)增加7.8%,從全年數據來看,創出了歷史新高。按國家和地區來看,中國大陸遊客消費額佔整體的39.4%,佔比最大。

 

      由於日本除了福島周邊幾個沒有解禁的疏散地區外,旅遊是沒有禁區的,中國禁止進口食品的那些地區,除了福島縣的極少數地區外,都是中國遊客可以自由旅遊的地方,大量中國人來日,也都會去那些地方消費,而那些地方也都會出售地方自産商品,中國遊客不僅沒有「核污染」的忌諱,而且出現過「爆買」的熱潮,為什麼出現「爆買」的熱潮?就是因為中國人相信日本的商品包括食品是安全可信的。

 

      而那些地區生産的商品究竟安不安全?我不敢做絕對的保證,也不好説中國禁止這些地區的商品進口是對還是不對,但是從我個人的角度來説,我是相信日本方面嚴格的檢驗和嚴格的法律的。

 


 

      據日本國駐上海總領事館2017 年2月17日公佈的資料,目前日本大氣中的輻射量沒有問題,福島縣福島市的輻射線值為0.12微西弗、福島縣會津若松市0.08、東京0.03、大阪市(大阪府)為0.045、北京0.07、紐約(美國)為0.049、倫敦(英國)0.11(單位均為μSv/h),除福島第一核電站附近的避難指示區域外,日本其他大部分地區並未受輻射影響,均處於安全水準。

 

      而據日本政府公佈的資料,日本的食品都根據國際的標準進行嚴格檢查,超標的食品不會到市場流通,更不會出口國外,到2014年為止,已有加拿大、紐西蘭、墨西哥、澳大利亞等13國完全解除了對日本食品的進口限制。

 

      因此,一方面,大量的中國遊客來到日本,在日本那些中國禁止進口食品的地區消費、購買,並對日本商品在安全和安心方面給予很高的評價,另一方面,中國還在禁止進口這些地區的食品等,這就造成了中國人在消費日本食品時的心理上和現實上的矛盾和乖離。當然,在中國政府沒有解禁之前將這些地區的商品進口中國是不對的,也是非法的,但是由於在消費日本商品時的上述矛盾和乖離狀態,也會造成一些電商業者、進口商等意識上的混亂,或在不留神的時候進口了這些禁止進口地區的商品。

 

      那麼應該怎樣消除中國人在消費日本商品上的矛盾和乖離狀態呢?筆者認為,應該與時俱進。東日本大地震過去6年了,核污染的問題也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重新審視和研究在地震當時設定的限制進口標準,在嚴格的科學檢驗的基礎上,再次甄別日本這些産地的商品的安全性,該禁止的禁止,該放行的放行,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

 

張石

      本文僅代表筆者個人觀點。 

 

張石 簡歷:

1985年,中國東北師範大學外國語言文學系研究所畢業,獲碩士學位。1988年到1992年,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助理研究員,1994年到1996年,東京大學教養系客座研究員,現任日本《中文導報》副主編。著有《莊子和現代主義》、《川端康成與東方古典》、《櫻雪鴻泥》、《寒山與日本文化》、《東京傷逝》、《孫中山與大月薰—一段不為人知的浪漫史》等著作。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