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抗新冠最後的防線
2020/04/01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張石:據日本NHK電視臺根據日本各個自治團體和厚生勞動省的統計,到本稿截稿的3月26日午前11時為止,在日本確診新型冠病毒感染的人(包括國內感染者、乘包機和政府專機回國的人和鑽石公主號乘客及船員等)共2113人。死亡者中國內感染者為47人,鑽石公主號乘客10人,共57人。研究新冠疫情對策的日本政府專家會議,26日通過了報告,就國內感染狀況指出:「蔓延的可能性大」。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25日晚在都政府舉行緊急記者會,由於25日東京都感染者達41人,是各都道府縣至今發佈的單日感染人數最高記錄,小池表示目前正面臨著「防止感染爆發的重要局面」。
![]() |
召開緊急記者會的東京都知事小池(25日,東京都政府) |
日本至今為止,針對新冠的基本方針的三根支柱是:
?患者集體的早期發現、早期對應。
?對患者進行早期診斷,確保提供重病者集中治療的充實醫療體制。
? 市民行動的改變。
而和這三根支柱相對應的有些做法也十分引人注目,首先是認為80%的感染者為輕症,不需入院治療。政府的基本方針是,在有些地方的患者大幅增加的時候,輕症者原則上是在自己家待機,為了不出現死者和重症者,高齡者和有基礎病患的人優先就診。
日本愛知縣藤田醫科大學岡崎醫療中心從2020年2月18日到26日,接受128名鑽石公主號郵輪的新冠感染者和與感染者有密切接觸的人,並對其中90名無症狀冠狀病毒反應陽性者進行了臨床觀察,他們的報告書顯示:「到3月6日為止,在無症狀病毒攜帶者中,有87人連續兩次檢測呈陰性。」「90名中有81名(90%)轉陰需要6天以上,而對於從第一次提取檢體做PCR檢查呈陽性者,在第6、第7、第8、第9天再做PCR檢查,累計確認的轉陰率分別為36% (32/90)、39%(35/90)、48% (43/90)、60% (54/90)。「多數的病例當初持續陽性,之後連續兩次確認轉陰,其中有20%(90名中的18名),第一回確認陰性之後,再度出現陽性,有12%(90名中11人)的人,確定兩次連續轉陰的時間需要15天以上。」(見藤田醫科大學岡崎醫療中心短報《岡崎醫療中心SARS-CoV-2無症狀病毒攜帶者的PCR轉陰狀況》)
從目前並沒有專門針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藥物的狀況來看,這也説明無症狀的感染者是很可能自愈的,目前日本的PCR檢體率很低,據報道,南韓到3月18日為止,受過PCR檢查的為28萬6716人;而日本到3月17日僅為1萬5655人,義大利PCR檢體率也達20多萬,日本和南韓等國相比檢體率很低,到3月17日為止,僅為南韓的約1/18。同時,日本的檢體門檻也很高,厚生勞動省2月17日決定,對於懷疑感染新型冠狀肺炎的人,歸國者與接觸者諮詢中心接受諮詢的標準是:「有感冒和發燒37.5以上症狀連續4天的人」,高齡者和有高風險的人為兩天以上。
|
日本要進行PCR檢查,首先是有症狀的人向歸國者與接觸者諮詢中心打電話,中心如果認為這個人有感染新冠病毒的可能,會給他介紹相應的醫療機構,在相應的醫療機構的醫生診察的基礎上,決定是否進行PCR檢查。自己覺得有症狀,直接去醫院門診是不能接受PCR檢查的。
其實這也是建立在防止大批輕症患者蜂擁醫院,在造成交叉感染的同時,也會像義大利等國那樣,導致醫療體制難以應對。
現在日本在抗疫問題上把握了一個關鍵,就是保持「感染症病床」綽綽有餘的狀態。
「感染症病床」一般是負室壓病室,也就是病室內的氣壓比病室外低,是一種用於醫院和醫療中心的隔離技術,從空氣流通來講,外面的新鮮空氣可以流進病房,病房內被患者污染過的空氣卻難以洩露出去,而是通過專門的通道排放到固定的地方,這樣可以防止從一個病室到另一個房間的交叉感染,現在日本的這樣的病床約有1800多張。
日本厚生勞動省2月9日發出通知,對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及疑似患者,原則上是在感染症指定醫療機構的感染症病床入院,在緊急和不得已的場合,也可以在感染症指定醫療機構感染病床以外的病床入院,還可以在感染症指定醫療機構以外的醫院住院,而冠狀病毒感染患者,不一定需要負室壓病室,據筆者對厚勞省的採訪和參考一些厚生勞動省等的相關資料等,適合冠狀病毒感染者入院的「感染症病床」的條件是:除了一般病床的必要設施外,還要有1、儘量是一個人住一個房間(如果同是冠狀病毒感染患者也可以兩個人住一個房間);2、洗漱和便所或是攜帶型廁所都在病室之內專用;3、有帶有過濾器裝置的專用的換氣裝置,此外還要有預防感染的遮斷設施和其他設施,除一般病床的消毒設施外的必要的消毒設施等等。
目前日本厚生勞動省根據安倍首相的指示,已經確保充分的「感染症病床」。
安倍總理在2月29日的記者會上指出:現在全國有超過2000張的感染症病床,緊急時要最大限度地動員感染症指定醫療機構的病床,確保超過5000張病床。
為此,日本厚生勞動大臣加藤利勝在3月1日的記者會見中指出:現在我們所把握的情況是,感染症指定醫療機構空著的病床為1300張,但是這只是在2月22日的時點進行報告的14府縣的數字,我還接到了這樣的報告,就是符合條件的病院還可以確保空床4000張,因此只從現階段看,已經接到了確保5000張床位的報告,而從現在開始,我們正在向其他的都道府縣詢問確保空床的情況,當然數字還會增加,最少從現在的時點上看,僅已經接到報告的地方,就像我前面所説的那樣,是1300張加4000張,因此總理説是5000張床以上。
據筆者採訪厚生勞動省的相關部門,日本感染症指定醫療機構確保的冠狀病毒感染者可利用的感染症病床,現在已確保12000張。
而據日本厚生勞動省截止到3月25日18時的統計,日本的冠狀病毒PCR檢查陽性者共1964名,已經治癒出院者為960人,現在住院者等為949人。感染症病床在目前的情況下綽綽有餘,這是日本對抗新型冠狀病毒,保證重症患者得到充分的治療,維持低死亡人數的有力防線,如果不發生爆發式的感染擴大,現在日本對付新冠的醫療態勢還是遊刃有餘的,但是如果發生突發性的大規模感染,重症患者急遽增加,感染病床一下被佔滿,那就會發生醫療的最後一道防線被突破,發生崩潰,因此防止這種狀態的出現時當務之急。
本文僅代表筆者個人觀點。
![]() |
張石 |
張石 簡歷:1985年,中國東北師範大學外國語言文學系研究所畢業,獲碩士學位。1988年到1992年,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助理研究員,1994年到1996年,東京大學教養系客座研究員,現任日本《中文導報》副主編。著有《莊子和現代主義》、《川端康成與東方古典》、《櫻雪鴻泥》、《寒山與日本文化》、《東京傷逝》、《孫中山與大月薰—一段不為人知的浪漫史》等著作。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