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逼近歷史最高價
2022/04/22
玉米的國際價格正在逼近最高價。除了世界屈指可數的出口國烏克蘭的供應隱憂之外,用於替代價格上漲的汽油,用玉米製造的乙醇的需求激增,供求日趨緊張。玉米與小麥、白米等其他穀物相比,從食用到工業等用途廣泛。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巨大,已出現加劇通貨膨脹的風險。
成為國際價格指標的美國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玉米期貨(交易最活躍的結算月)4月20日收於8.10美元/蒲式耳,逼近2012年8月的最高價(8.49美元)。美國農業部的統計顯示,全球2021~2022年度的玉米期末庫存率(庫存量除以年消費量的比例)預計為25.5%。經單純計算,庫存為3個月消費量,降至7年來最低水準,供求日趨緊張。
![]() |
原因之一是對供應減少的擔憂。有觀點指出,由於俄羅斯的軍事進攻,佔世界玉米出口13%的烏克蘭的2022~2023年度玉米産量將比上年度減半。美國經濟雜誌《富比世》報導稱,烏克蘭農業政策與糧食部的高官表示,「由於軍事進攻,部分耕地遭到破壞,被埋下地雷。倉庫和運輸手段也受到損害」。
即使是全球玉米産量首位、佔到3成的美國,也存在供應隱憂。美國農業部3月底發佈的農戶種植意向調查顯示,預計2022年的玉米種植面積為8949萬英畝,比上年減少4%。由於肥料價格上漲等原因,美國伊利諾伊州的農戶表示「生産成本高,冒著風險增加種植的農戶很少」。
與此同時,美國的玉米種植時間也在推遲。原因是由於降雨和不合時節的降雪,土壤泥濘不堪,農機無法駛入田地。美國農業部的每週報告顯示,從目前的進度來看,18個主要州的種植進度平均為4%,低於上年同期(7%)和過去5年平均(6%)。氣溫較低、種植推遲的年份經常遭遇歉收。
![]() |
玉米價格正在上漲(REUTERS) |
另一方面,玉米需求將明顯增加。美國拜登政府12日宣佈方針稱,將批准夏季銷售摻有15%以玉米等為原料的乙醇的汽油。這種被稱為「E15」的汽油比通常汽油便宜10美分/加侖,但存在産生霧霾的風險,大多數地區禁止在夏季銷售。
在美國國內的玉米消費中,3成以上被用於乙醇。為了降低原油的進口依賴度,美國2005年制定要求使用乙醇等可再生能源的《能源政策法》。自那以來,美國國內的乙醇需求增至3倍以上。
拜登表示,「通過這個政策,能降低對海外石油的依賴。還出現(相比10美分)進一步降價的加油站」。美國能源資訊署(EIA)的統計顯示,截至18日全美普通汽油的平均零售價約為4.06美元/加侖,在1年裏上漲4成。日本MarketEdge的代表小菅努認為,「美國政府顯示出遏制肉眼可見的汽油漲價的態度」。
![]() |
此外,最大玉米進口國——中國增加進口也産生明顯影響。中國排在全球玉米産量第2位,但由於疫情防控措施,農民無法前往耕地,種植正受到影響。在中國國內,隨著豬肉生産自2021年起開始恢復,用於飼料的玉米需求也隨之增加。
日本農林中金綜合研究所的理事研究員阮蔚指出,「在俄烏衝突以後,中國從烏克蘭進口的玉米減少,正在通過美國産加以彌補」。中國海關總署的統計顯示,在中國2月進口的193萬噸玉米中,美國産佔到5成。在1月時烏克蘭産更多。
玉米具有廣泛用途,包括食用、家畜飼料、燃料用乙醇、以及面向黏合劑的玉米澱粉等。從2020~2021年度的世界穀物産量來看,玉米為11.3億噸,超過小麥的7.8億噸和白米的5.1億噸。
由於小麥價格上漲,麵包和意大利麵等多種食品的價格出現上漲。日本Green County的代表大本尚之指出,「玉米行情上升也將推動肉蛋奶製品的上漲。對家庭收支産生巨大影響」。在全球通貨膨脹壓力加強的背景下,與原油等能源價格同樣,市場對玉米價格的警惕也可能提高。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山本裕二、野毛洋子 芝加哥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