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汽車市場在「蛻變」?
2018/04/11
印度的汽車市場正逐漸發生「蛻變」。此前是偏重小型車的市場,但在2017年度的乘用車新車銷量中,車體較大的SUV的銷售比例達到3成,與3年前的2成相比迅速增加。隨著收入的提高,印度消費者開始追求品質更高的汽車。一方面,當地最大車企瑪魯蒂鈴木也在乘用車市場恢復了5成份額。
![]() |
塔塔汽車的SUV概念車 |
印度汽車工業協會(SIAM)4月10日發佈的統計顯示,2017年度(2017年4月~2018年3月)乘用車新車銷量為328萬輛,比上財年增加8%。與卡車等商用車的合計增長約10%,達到414萬輛。規模超過德國,躍居世界第4位。
印度的汽車市場較為特殊。長期以來,市場規模較小,因此歐美的大型車企並未積極投入,而在小型車領域有優勢的瑪魯蒂鈴木、南韓現代汽車和當地企業一直分享市場。
此前,價格低廉的汽車極為暢銷。1輛低於3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8萬元)、甚至省去一邊側視鏡的塔塔汽車的「NANO」成為話題,考慮到城市地區狹窄的停車場和道路,掀背車等小型車不斷浸透。
![]() |
瑪魯蒂鈴木的新款「雨燕」 |
不過,近年來,由於收入的提高,追求時尚設計的消費者激增,車身較高、內部寬敞的SUV增長顯著。SUV銷量達到約92萬輛,比上財年增長21%。大幅超過小型車和轎車的增速(增長3%),拉動了乘用車整體增長。
SUV銷量增至3年前的1.7倍,2018年度有望突破100萬輛。長度4.25米以下的小型車佔乘用車整體的6成,但今後SUV也將成為主力車型。
![]() |
在SUV市場掌握較高份額的當地車企馬辛德拉公司(Mahindra & Mahindra)的首席財務官(CFO)帕魯薩拉蒂表示,「有能力購買一般來説比小型車更加昂貴的SUV的階層正在增加」。企業方面推出新車,推動了市場的擴大。
按乘用車企業來看,瑪魯蒂鈴木銷量為164萬輛,比上財年增長14%,大幅高於市場增速。該公司在乘用車市場的份額在過去十多年裏首次超過50%。
除了「雨燕」和「Baleno」等主力小型車之外,「Ertiga」、「S-CROSS」等長4.4米以下的小型SUV銷售增長。SUV增長30%,達到逾25萬輛,超過了此前在SUV領域居首位的馬辛德拉(逾23萬輛)。
在印度的限制被放寬推動外資相繼進入、進而導致競爭激化的1990年代以後,瑪魯蒂鈴木仍保持了50%左右的份額,但2011年度由於罷工等影響,一度降至38%。之後通過新車投放和高端車銷售網「NEXA」的啟動,連續6年提高了份額。該公司2017年4~12月的單獨財報顯示,營業利潤為904億盧比,比上年同期增長16%。
另一方面,2017年度塔塔汽車發展迅猛。SUV和小型轎車的新款車熱賣。增長率達到主要企業中最高的22%,銷量突破20萬輛。份額居第2位的現代汽車增長5%,達到53萬輛,而第3位的馬辛德拉增長5%,達到24萬輛。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早川麗 孟買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