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車企18年度世界銷量:豐田增1% 日産減5%

2019/04/26


      日本國內8家乘用車企業4月25日發佈的2018年度全球銷量顯示,日産汽車比上財年減少4.6%,降至552萬輛,時隔6年低於上年。日産雖然在日本國內保持堅挺,但美國等市場的苦戰産生消極影響。8家車企合計銷量與上年持平,接近2840萬輛,鈴木等輕型汽車企業表現堅挺,另一方面,日産明顯低迷。

  

日産2018年改進了主力轎車ALTIMA,但銷售萎靡不振

   

    日産的日本國內銷量為59萬輛,增加2%,另一方面,海外減少5%,降至492萬輛,表現低迷。尤其是美國銷量降至144萬輛,減少9%。減少銷售獎勵金、抑制勉為其難的降價銷售的舉措産生了影響,但2018年秋時隔6年改進的主力轎車「ALTIMA」等表現疲軟。

 

      在中國銷量增加2%,為157萬輛,增長乏力。2017年度增長13%,曾表現強勁,但由於2018年7月中國下調進口車關稅的影響,與歐洲和南韓車的競爭激化。

  

    此外,日産的地區戰略的失敗也在産生影響,2018年度歐洲銷量為64萬輛,減少15%。此前專注於柴油車的銷售,應對德國等推進的廢氣排放規定強化的行動遲緩。以東南亞和中南美等新興市場國家為主體的「其他」地區也減少0.3%。新興市場國家品牌「Datsun」和有優勢的轎車均持續低迷。

 

    豐田的全球銷量增長1%,達到954萬輛,在面臨逆風的中國擴大了銷售。2017年底改進的「凱美瑞」和2018年夏季上市的SUV「C—HR」及「奕澤(izoa)」表現強勁。隨著進口車關稅的下調,高檔車「雷克薩斯」的出口增加。在美國市場,因轎車銷售低迷而減少3%,陷入苦戰,但除中國之外的亞洲地區增長5%。東南亞的小型卡車銷售表現強勁。

 

    本田銷量減少0.6%,為526萬輛。時隔7年低於上年,堅挺的亞洲和日本國內構成支撐。美國減少2%,萎靡不振,但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銷量增長近1%。在中國發生了主力SUV的缺陷,但2018年秋以後通過改進「INSPIRE」等主力車型挽回了局勢。在東南亞,增加在當地開發的汽車的戰略奏效,2018年在印度尼西亞推出的本地化汽車「Brio」等表現強勁。

 

    8家公司同一天發佈的2018年度世界産量同比持平,為2850萬輛。豐田為持平的893萬輛,而日産減少6%,降至536萬輛。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