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産業聚焦 > 汽車 > 汽車産業迎來中美市場失速下的生存競爭

汽車産業迎來中美市場失速下的生存競爭

2019/01/16

PRINT

      全球的汽車市場迎來轉折點。在最大市場中國和第2位的美國2018年的新車銷售被踩下急煞車。由於汽車共用服務的興起等,全球汽車市場今後將迎來低增長時代。各汽車廠商正加緊開發純電動汽車(EV)和自動駕駛汽車等新一代汽車。但是,單憑一家企業的力量將難以生存下去。今後,各企業通過選擇與集中戰略強化擅長的領域,通過與其他車企合作實現優勢互補的合縱連橫將全面啟動。

     

  

      2018年中國的新車銷量同比減少2.8%至2808萬輛左右,時隔28年首次下滑。其背景是,中美貿易戰等導致經濟減速以及2017年汽車購置稅結束前搶購需求的反作用。中國政府討論出台汽車下鄉政策,力爭使2019年的汽車銷量保持在與2018年持平的水準。

   

      美國2018年的新車銷量同比增長0.3%至1727萬輛左右,幾乎與上年持平。英國調查公司IHS Market和全美汽車經銷商大會(NADA)預測,2019年的新車銷量將減少2.7%,陷入負增長。IHS的資深分析師Christopher Hopson分析稱「利率上漲以及與二手車市場的競爭對新車需求構成壓力」。

 

      中美的新車銷量佔全球約一半

  

      全球的新車銷量中,中國銷量佔3成,美國佔2成,兩國合計佔5成左右。中美汽車市場同時失速還將對零部件供應等供應鏈産生巨大影響。大型諮詢公司艾睿鉑(AlixPartners)的總經理Alexandre Marian指出「汽車産業到了需要準備應對全球性經濟減速的時候」。

  

      新車銷售的低迷還存在並非暫時性的結構性問題。那就是消費動向的轉變,即汽車消費從「擁有」向「使用」過渡。

   

      據IHS Market統計,由於汽車共用服務的興起等,2018~2022年新車市場的年均增速將為2%,較2011~2017年的3.7%幾乎下降一半。預計日美歐的汽車市場將轉為負增長,中國的增速也將大幅放緩。

   

      據德勤諮詢(Deloitte Tohmatsu Consulting)調查,在世界的主要地方城市,以私家車為中心的移動方式出現減少。據推算,到2050年利用共用汽車的移動出行比例將從2015年的約7%提高至約28%。

     

  

      由於市場發生上述變化,中國政府和歐盟提出改變汽車産業政策。相關國家著眼通過嚴格的環保限制推動汽車迅速從燃油車向純電動車轉變,從而培育電池等新的産業。

   

      中國從2019年開始實施要求汽車廠商必須生産一定比例新能源汽車的新能源車積分政策。新能源車被視為將切實增長的領域,中國2018年的新能源車銷售達到約125萬輛,同比大幅增長了62%。

   

      從「擁有」到「使用」

   

      一方面,在自動駕駛汽車和互聯汽車等新一代汽車的開發競爭方面,美國暫時領先。在消費觀念從擁有向使用轉變的背景下,汽車産業結構將加速向以行駛數據為武器的新移動服務轉變。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8
具有一般參考性
 
1
不具有參考價值
 
1
投票總數: 10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視 頻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