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5月新車銷量降16.4% 連降11個月
2019/06/13
6月12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宣佈,5月新車銷量同比減少16.4%,降至191萬輛。連續11個月低於上年,跌幅也連續2個月超過10%。歐美車企的銷售狀況略微改善,但中國大型民營車企陷入苦戰。中國政府力爭通過大規模減稅等舉措刺激需求,但由於中美貿易戰等影響,經濟的不確定性突出,消費者的購買意願仍在減弱。
中國新車銷量自2018年7月起持續低於上年,2019年5月的跌幅達到最大。中國政府自4月起下調增值稅,各企業也隨之將汽車價格下調3%左右,但未能推動銷量擴大。有汽車業界團體認為,與汽車相比,人們更願意在房地産上花錢。
![]() |
浙江吉利的5月新車銷量同比下滑了近3成(廣州市的汽車銷售店) |
從5月銷量的構成來看,佔整體8成的乘用車減少17.4%,降至156萬輛,降幅明顯。商用車減少11.8%,降至35萬輛。
按企業來看,中國民營車企的苦戰情況突出。浙江吉利控股集團的銷量減少26.6%,與4月的下降19.3%相比跌幅擴大。長城汽車銷量也減少11.8%,相比4月的減少2.5%有所惡化。中國某家證券公司表示,「長城汽車與競爭對手相比,控制庫存降價産生了影響」。
歐美巨頭的5月銷售狀況略微改善,但仍持續低迷。德國福斯旗下合資公司一汽大眾銷量惡化。美國通用汽車旗下合資公司上海通用減少9%,相比4月的減少26.7%降幅收窄。
在日資企業中,本田增長37.4%,豐田增長12.1%,表現堅挺,另一方面,日産汽車減少4.8%,出現分化。
中國政府為了刺激汽車需求,提出了放寬汽車牌照發放限制的方針,廣州市和深圳市於6月率先實施。政府還將討論在將舊車更換為新能源汽車之際發放補貼的方案。
不過,目前的政策效果有限,銷量低迷有可能長期持續。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川上尚志 廣州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