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將停産燃油摩托車,在中印等銷售電摩
2022/09/14
本田9月13日宣佈,2040年代中期停産兩輪汽油車。新車將轉換為純電動(EV)摩托車。2030年將把相當於全球銷量15%的350萬輛換成純電動摩托車。在四輪領域,本田提出2040年擺脫汽油車,此次是首次公佈兩輪領域的具體脫碳戰略。在巨大市場印度和中國,當地廠商大力開展純電動摩托車業務。本田要憑藉新戰略來保住份額佔3成的世界第一寶座。
本田副社長竹內弘平13日在東京都港區的總部舉行的説明會上表示,「兩輪車過去一直在壓縮固定費用的同時實現盈利。通過運用製造技術,電動摩托車也可以保持高收益」。
本田目前推出了EV及混合動力車(HV)的摩托車,今後將僅在EV領域推進電動化。首先在2025年前將推出10款以上純電動摩托車。和四輪車一樣,對開發EV新車及生産設備的投資成為重擔,因此針對2024~2025年在日本、美國和歐洲上市的3款大型摩托車,將以電池及馬達等為通用底盤。通用底盤還將擴大到其他摩托車。
本田的電動摩托車目前年銷量為10萬~20萬輛,不到整體的1%。到2026年,將增至100萬輛,2030年增至350萬輛,達到整體的15%。
![]() |
本田的純電動摩托車「BENLY e」 |
負責兩輪業務的常務執行董事野村欣滋表示,「每年達到100萬輛,就開始出現量産效應。將儘快實現」。本田將同時在印度、東南亞和中國擴大銷售。
電池方面,本田公佈了把具備縮短充電時間等優點的「全固態電池」也用於兩輪車的計劃。面向四輪車,為了在2020年代後半期實現實用化,正在推進開發和驗證。全固態電池配備到摩托車上的時間「計劃跟四輪一樣或者稍晚」(竹內副社長)。
在印度,本田將在2023年以後推出包括混動在內、支援生物燃料的車型。該公司還透露了2024年以後陸續推出能導航充電站和路線的「聯網」摩托車的計劃。
本田2021財年(截至2022年3月)的兩輪車銷量為1700萬輛,全球份額約佔3成,排在第一。印度、印度尼西亞及越南等亞洲佔銷量的8成以上。兩輪業務是佔本田營業利潤3成以上的支柱業務。
通過運用通用部件等措施,2021財年(截至2022年3月)兩輪業務的營業利潤率超過14%。在電動化之初,包括電池在內的生産成本比汽油車高出5~8成,但中期將下降到跟汽油車幾乎相同的水準。本田計劃使利潤率保持在10%水準。
![]() |
據日本矢野經濟研究所預測,2030年的全球二輪車市場規模將比新冠疫情導致需求下降的2020年增加18%,達到6576萬輛。預計到2030年電動二輪車的普及率將由2020年的4.8%擴大到11.4~19.8%。
電動摩托車的全球競爭已經開始。調查公司MarkLines的統計顯示,2021年中國的摩托車銷量為1785萬輛,其中兩成(315萬輛)為電動車型。江蘇小牛電動科技和雅迪等企業崛起。本田的野村欣滋表示,「競爭對手處於領先地位,不容小覷」。
在摩托車的另一個大市場印度,政府出台了支援電動車普及的政策,當地廠商紛紛進行投資。Hero Electric正在建設印度國內的第二家工廠,未來3年將把年産能提高到100萬輛。軟銀集團等出資的新興製造商Ola Electric Mobility將投資240億盧比建設電動踏板車工廠,並提出了未來把年産能增加到1000萬輛的計劃。
日本企業方面,雅馬哈引擎提出了到2050年使電動摩托車的比例達到9成的計劃。調查公司Fourin的企劃調查部長前田偉康指出,「各國的摩托車環保規定逐年嚴格。應對規定的成本很高,向電動摩托車轉型已刻不容緩」。
新興企業也是不容忽視的存在。比如台灣的Gogoro,被比喻為「摩托界的特斯拉」,頗具實力。除銷售純電動踏板車外,該公司還與印度尼西亞大型網約車企業Gojek合作,生産可更換電池的電動摩托車等。通過大力建設充電網點等獨特的業務模式來吸引用戶。
和純電動汽車一樣,摩托車的勢力版圖也可能會被改寫。本田需要在兼顧自身純電動摩托車技術開發和判斷世界潮流的前提下加以推進。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山中博文、田邊靜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