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很困惱,「靈魂」的卡車業務達到極限

2023/05/31


  豐田與德國戴姆勒卡車將在卡車業務上展開合作。現在合併銷售額超過37萬億日元的豐田的源流之一正是卡車。曾有企業家説:「卡車是豐田的靈魂」。因此給人留下的強烈感覺是豐田「支撐日野已達極限」(佐藤恒治社長)。

 

紀念照中(左起分別為)日野汽車社長小木曾聰、豐田社長佐藤恒治、戴姆勒卡車CEO Martin Daum、三菱扶桑卡客車CEO Karl Deppen(5月30日,東京都港區)

 

  豐田和戴姆勒卡車的旗下企業日野汽車、三菱扶桑卡客車到2024年底將進行經營合併。戴姆勒卡車是梅賽德斯-賓士集團的一員,日德汽車巨人們合作將帶來很大的衝擊力。

  

  今年是豐田的前身豐田自動織機製作所(現豐田自動織機)開設「汽車部」以來第90個年頭。「汽車部」是豐田喜一郎(已故名譽會長豐田章一郎的父親、豐田會長豐田章男的祖父)不顧公司內外的反對從零創辦起來的。由於國策上的原因,日本政府有要求,該公司1930年代停止開發乘用車而先行生産卡車。

 

豐田喜一郎

   

  1935年完成了「G1型」,但焊接部分等頻頻出現故障。每次出故障,工程師及銷售負責人就跑到故障的G1型卡車上去修。那時候日本消費者對「國産」很寬容。即使頻出故障,客戶仍給予鼓勵,與客戶的接觸成就了豐田的形象「顧客第一」、「現地現物」。

  

  豐田名譽會長豐田章一郎曾這樣説:「年輕的時候,經常聽人講述創業時的故事。説是卡車用於運送貨物。不僅要讓司機高興,還要考慮讓等待收貨的人開心。卡車業務是豐田的原點」。

   

  整個豐田集團的全年汽車銷量約為1000萬輛。雖然商用車只有約15萬輛,但對社會的貢獻度很大。

   

  豐田的卡車業務由日野汽車負責。該公司是生産燃氣用具和電器並於1917年成功試製出卡車的著名企業。但是,日野的引擎數據造假行為長達約20年,導致誠信喪失。數據造假問題曝光約1年之後,豐田決定對其進行大手術,與戴姆勒一同致力於日野汽車的經營重建。

   


     

  另一方面,豐田倡導多路徑(全方位)戰略,認為可以不受限制地進行多種選擇對顧客來説有好處。推出了電動汽車、混合動力車。雖然容易被人誤解,但全方位並不是僅靠自身力量的全方位。考慮到需要共同創造力,豐田先後與速霸陸、馬自達、鈴木展開合作,10多年前還曾為「學習冒險精神」,下決心與美國特斯拉合作。

 

由豐田前身豐田自動織機製作所生産的G1型卡車(KYODO)

   

  對於日野汽車,在「商品、汽車製造方面很難利用豐田技術經驗」(佐藤社長)的情況下,豐田認為不能再固執地堅持閉關自守主義。此次宣佈與戴姆勒合作表明了一點,那就是豐田是目前危機意識最強的企業。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企業報道部長 黑澤裕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