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核能技術要席捲世界

2020/01/22


       俄羅斯的核能技術正在席捲世界,動搖日美歐的地位。在日本放棄建設的新一代核反應爐方面,俄羅斯接近實用化,在水面下呼籲日本開展技術合作。在鈾濃縮領域,俄羅斯是美國鈾燃料的最大供應方。俄羅斯還為中國和印度的核電站建設提供技術支援。在日本核能産業停滯的情況下,俄羅斯正在穩步鞏固地位。

 

「羅蒙諾索夫院士」號浮動核電站(2019年8月,俄羅斯北部摩爾曼斯克,kyodo)

 

       2019年8月俄羅斯國營核能企業Rosatom推出浮動核電站「海上核電站」,為生活在西伯利亞的居民提供電和熱。過去電力短缺是西伯利亞開發的瓶頸,而海上核電站能夠彌補這一弱點。

 

       儘管也有聲音對安全性表示擔憂,但俄羅斯計劃向電網脆弱的發展中國家等出口這種海上核電站。

 

       正在成為全球最大核能國家的中國也計劃進口俄羅斯最尖端核能技術之一快中子反應爐。印度也在輕水反應爐等領域接受俄羅斯的支援,推進引入俄羅斯的核電站。俄羅斯計劃向全球出口約35座核電站。另一方面,日本的核電站出口項目為零。關於日本和法國共同推進的新一代反應爐之一的高速快中子實驗反應爐「ASTRID」,2019年8月中止了該項目,2020年度預算申請中沒有列入建設相關預算。日本向快中子增殖反應爐「文殊」投入超過1萬億日元,向日法計劃投入超過200億日元的研發費,但是示範反應爐項目遇挫。

 

       2018年6月,俄羅斯政府官員向日本政府提議「今後是否要與俄羅斯共同推進快中子反應爐研究」。據悉日本方面沒有給出回答。

 

       俄羅斯方面,示範反應爐「BN-800」於2015年投入運作。此外還計劃在2020年代建設日本夢寐以求的商用反應爐。

 

       主力企業Rosatom是一家國營企業。在日美歐,核能相關許可權廣泛分散于中央政府、民營企業和地方自治體,俄羅斯則明顯不同,採用一條龍體制。

 

       關於東京電力福島第1核電站的廢堆,俄羅斯也積極提供技術支援。俄羅斯企業將與三菱綜合研究所合作,分析核反應爐內殘餘的熔融燃料。Rosatom在2018年11月成立了日本分公司。意在擴大與日本合作的機會。

 


 

       2019年7月,美國共和黨參議院議員約翰·巴拉索發表聲明稱,「鈾供給過度依賴俄羅斯對美國構成威脅」。

 

       據美國鈾行業人士等介紹,美國使用的鈾産品的4成左右來自俄羅斯等前蘇聯國家。美國商務部2019年4月匯總的報告指出,這一現狀成為安全保障層面的威脅,引起了包括議會在內的爭論。鈾是核電站的燃料,此外,正如伊核協議成為國際問題那樣,鈾濃縮技術與核武器開發直接相關。

 

       美國自1979年的賓夕法尼亞州三哩島核洩漏事故之後,核能産業走向衰退。目前不得不依賴曾經的競爭對手俄羅斯。

 

       日本也曾致力於舉全國之力確立核能技術,投入了數萬億日元的預算。雖然日本是非擁核國家,但是一直致力於推進快堆和鈾濃縮等研究,但是核電站事故後喪失了全球領跑地位。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塙和也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