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政經觀察 > 政治/社會 > 中俄鞏固能源聯盟共同對抗美國

中俄鞏固能源聯盟共同對抗美國

2019/12/03

PRINT

      從俄羅斯向中國輸送天然氣的首條管道「西伯利亞力量」於12月2日投産通氣。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氣進口國中國和最大出口國俄羅斯聯手在能源領域構築戰略合作關係。中俄合作還擴大到軍事方面,雙方將共同對抗在經濟和安全問題上存在摩擦的美國。

   

中國東線天然氣管道投産通氣儀式(12月2日,reuters)

 

      在12月2日的投産通氣儀式上,通過視頻連線致辭的俄羅斯總統普丁強調「(天然氣管道投産通氣)將能源領域的俄中戰略關係在質上提高到了新的水準」。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也指出「東線天然氣管道是中俄能源合作的標誌性項目,也是雙方深度融通、合作共贏的典範。」。

   

      相當於中國年進口量2成

   

      新管線由俄羅斯國營的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Gazprom,以下簡稱:俄羅斯天然氣)建設。從東西伯利亞氣田通往中國東北的邊境地區,全長約3200公里,其中從貝加爾湖北方的氣田起約2200公里于2日投産通氣。預計全部投産通氣將到2024年以後。屆時輸氣能力將達到每年380億立方米,相當於中國年進口量的2成左右。

  

      俄羅斯天然氣於2014年和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CNPC,以下簡稱:中石油)簽訂了為期30年的供氣合同。俄羅斯的管道將在邊境地區與中石油建設的輸氣管道連通,目前開通的管線一直延伸至吉林省,約一千公里。

   

      預計到2023年將形成延伸至上海附近的管線網。據中國相關人士透露,供氣價格和當時公佈的30年總額約4000億美元相比估計將便宜2成左右。

   

      中國為改善大氣污染問題,正加緊把發電和供暖所用燃料從對環境負荷較重的煤炭改成天然氣。2018年,中國超過日本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氣進口國。為應對急劇增長的需求,將不可避免地擴大從鄰國俄羅斯的進口。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8
具有一般參考性
 
1
不具有參考價值
 
3
投票總數: 12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