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廢塑膠瓶迴圈再利用體系面臨危機

2020/08/27


  日本廢塑膠的再生利用正在銳減。原因除了受新冠疫情影響、塑膠需求減少外,油價下跌也導致利用石油製造的塑膠降價,再生原料相對比較便宜的優勢減弱。就連作為資源回收再利用「優等生」的PET瓶也出現需求下滑,日本的廢塑膠迴圈再利用體系正陷入危機。

     

  「再生原料賣不出去。這樣下去回收的PET瓶會在倉庫裏越堆越多。廢塑膠瓶回收再利用公司的高管産生危機感。

 

回收再利用的廢塑膠瓶(資料圖)

       

  日本用作飲料瓶等用途的PET瓶每年約有60萬噸,其中8成以上成為再生資源。日本地方自治體每年從家庭回收30萬噸左右。其中3分之2由日本容器包裝再生利用協會實施招標後交給回收利用公司,剩下的由地方自治體進行招標。此外,還在辦公樓及店舖等實施分類回收。

    

  之所以能確保高回收利用率,是因為日本存在把大部分廢塑膠瓶進行付費回收、再生利用的渠道。但新冠疫情爆發後,情況發生了改變。

   

   

  據日本容器包裝再生利用協會統計,4~6月廢塑膠瓶的銷量為3萬9248噸,同比減少12.7%。隨著避免外出和店舖停止營業,汽車和生活用品的銷售下滑。用於汽車內飾材料、床上用品與布料纖維、飲料瓶及食品托盤等的再生塑膠需求減少。

   

  再加上油價下跌,利用石油製造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也出現降價。貿易統計的結果顯示,日本6月的PET進口單價為90日元/kg左右(約合人民幣5.87元),比1月便宜了14%。

       


         

  雖然根據廢塑膠瓶的品種和數量,製造出的再生PET的價格不盡相同,但是再生PET的價格目前比用石油製造的PET高出1~2成左右。雜貨店的採購負責人表示,「現在再生PET沒有優勢」。

   

  再生原料的價格與日本容器包裝再生利用協會的招標等聯動,難以降價。該協會每年兩次通過招標來決定廢塑膠瓶的銷售價格。2020年度上半財年的平均中標價格為46.7日元/kg,創下2014年度下半財年以來的最高價。

   

  部分回收利用公司也要求調整上半財年的中標價格。在採用自主招標的地方政府中,東京都國分寺市從7月起下調了上半財年的簽約價格,東京都北區也在考慮對上半財年的價格進行重新招標。而日本容器包裝再生利用協會的方針是不變更上半財年的合同,也不再招標,下半財年的招標也已結束。

   

  PET瓶以外的塑膠資源也一樣。由化學廠商等組成的日本塑膠工業聯盟的調查顯示,2020年度日本國內再生塑膠的使用量將比2019年度減少約4成。在中國等嚴格限制廢塑膠進口的背景下,出口也很困難。

   

  日本2019年出台的「塑膠資源迴圈戰略」提出的目標是到2030年使再生資源的利用倍增。日本大和綜研的主任研究員市川拓也指出,「在市場機制下,使資源迴圈能夠成立至關重要」。因經濟減速及原油降價而導致塑膠回收利用機會減少的情況過去也出現過。為減少對石油資源的依賴,需要發揮人們的智慧。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