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概念股受到全球關注

2021/10/12


      受中國房地産企業恒大集團的信用危機波及,9月20日美國股市全面下跌,但有一隻股那天卻逆勢上漲,這就是美國最大的民營自來水公司美國水業(American Water Works)。股價上漲至該公司上市以來的高位,市值超過3.5萬億日元。

       

預計到2050年的全球水需求量將比2000年增加55%左右(資料,REUTERS)

        

      水務概念股眼下炙手可熱。地球表面積的7成由海洋覆蓋,被稱為「水的行星」,但地球上可供人類用於生活的淡水量卻非常有限。

 

      水需求量隨著全球人口的增加和經濟的發展而上升。據來自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數據,隨著製造業的工業用水、發電、生活用水的增加,預計到2050年的全球水需求量將比2000年增加55%左右。但另一方面,近年來世界各地頻繁發生的熱浪和乾旱等異常氣候導致降雨量發生變化,這對水資源的可利用量産生了巨大影響。

 

      7月,在最高氣溫超過50度、處在酷暑中的伊朗,要求解決用水問題的市民接連舉行抗議活動,並與治安部隊發生衝突,導致人員死亡。由於降雨量減少,農産品出口大國巴西遭遇了91年來最嚴重旱災。因收穫量減少,咖啡和砂糖的國際行情比去年年底高出2~5成,價格顯著上漲。

  

     缺水還對銅的生産造成影響。在生産工序中,粉碎礦石和去除銅以外的雜質等,都需要消耗大量的水。在世界第一大銅生産國智利擁有多座銅礦的英國安托法加斯塔公司(Antofagasta)因降雨量不足,下調了今年的銅産量目標。

 

      半導體生産也需要使用大量的水。在全球最大的半導體代工企業台積電(TSMC)總部所在地台灣,今年發生了50年來最嚴重的旱災。在汽車和電子設備用途需求猛增的情況下,缺水問題有可能會導致半導體短缺問題進一步惡化。

   

    

      在世界各地缺水越來越嚴重的背景下,為了維持經濟活動,有必要高效使用有限的水資源。為此,解決水危機這一課題也將成為商機。

 


      日本經濟産業省預計,日本以外的水業市場截至2019年達到72萬億日元,到2030年將超過110萬億日元。水行業可以分為凈化污水再利用的水處理、防止自來水設施漏水、海水淡化等多個領域。

 

      日本有不少企業在這個領域擁有全球領先的技術實力。比如:淡化海水使用的「逆滲透膜」5成由日本製造。

    

   

      日本企業水務相關銷售額規模與被稱作「水務巨頭」的法國威立雅(Veolia)等全球大型水務企業相比,要小得多。雖然供應的部件和材料都是一級品,但從水設施的設計採購施工(EPC)到運營維護的整套系統卻沒有承接海外訂單的能力。水環保問題專家、Global Water Japan的代表吉村和就指出「日本企業需要具有綜合的製造能力」。

  

   

      投資者之間對水行業的關注度也不斷提高。以全球水務相關企業為投資對象的「水上市投資信託(ETF)」的價格今年也出現暴漲,自上市以來一直在高位運作。

     

      還出現了在市場上對水本身定價的動向。美國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去年底推出了全球首張水期貨合約。如果全球缺水這一社會課題無法解決,今後水的價格還有可能暴漲。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浜美佐、井口耕佑、石川雄輝、堀尾宗正、舟木彩賀、金尾久志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