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産光伏面板漲價影響日本能源戰略

2021/12/03


  全球光伏面板的價格已漲至比上年高出3成的水準。原因是受主産地中國的電力短缺影響,面板工廠的開工率降低,供應能力下降。對於日本的發電企業來説,價格已漲至無利可圖的水準,修改或推遲合約的情況相繼出現。日本政府通過光伏發電獲得可再生能源的戰略有可能受到影響。

   

  「與(發電企業等)客戶的數十份合同被取消」,經銷光伏面板的日本專業商社的負責人這樣感嘆。在日本,利用光伏面板開展發電業務的企業正在調整交易合同。

     

  背景是光伏面板的價格上漲。

     

  開展光伏發電諮詢業務的日本資源綜合系統公司(RTS Corporation)的數據顯示,全球光伏面板的價格截至11月12日為每瓦0.258美元,比2020年10月的0.196美元高出約3成。

 

由於中國的電力短缺,光伏面板價格正在上漲 

    

  掌握光伏面板市場7成份額的中國企業的生産不振。2020年夏季,作為面板原料的矽的中國工廠多次發生爆炸事故。在矽供應無法順利增長的背景下,2021年秋季以後中國全境的電力不足進一步打擊了面板供應。

     

  在中國,光伏面板使用的鋁製框架和矽等的工廠的開工率聯袂下降,價格上漲。導致面板工廠的開工率也隨之下降。一家中國面板廠商的日本法人表示,「已經把開工率降至此前的1~2成」。

       

  生産成本上升和麵板供不應求引發了價格上漲。

    

  現在,中國光伏面板廠商與日本專業商社及發電企業的價格談判的火藥味越來越濃。

     

  中國面板廠商的日本法人表示,「如果不能賣出高價,就會經營困難」。

      

  另一方面,作為買方的日本光伏發電企業的負責人唉聲嘆氣地表示,「(光伏發電業務的)3分之1項目面臨推遲交貨期或接受漲價的2選1」。

    


         

  日本對於光伏電力存在固定價格收購制度(FIT),目前的收購價格以1千瓦時10.25~11日元(輸出功率為250千瓦以上)為上限,相比此前的40日元(輸出功率為10千瓦以上)有所下降。再加上光伏發電站的設置地點狹窄、施工費較高,日本的發電企業如果不能儘量降低面板進貨價格,就會遭遇虧損。面板漲價3成構成明顯打擊。

      

  光伏面板的供應不足將持續至何時?

     

  中國正在政府主導下推進對策緩解電力短缺。不過,日本自然能源財團的高級研究員王嘉陽指出,如果今年冬季的氣溫低於往年、電力持續供不應求,中國工廠開工率下降的影響有可能長期化。

      

  實際上,一家中國面板廠商表示,「2022年1~3月光伏面板對日本的出貨量進一步減少的可能性很高」。

      

  日本政府普及可再生能源的戰略有可能受到影響。

      

  日本在第6次能源基本計劃中提出方針稱,在電力構成中使可再生能源比率到2030年度達到36%~38%,增至目前的2倍。要達成目標,光伏發電需要從2021年3月的6200萬千瓦,到2030年度增加至最多1.176億千瓦。目前的面板價格上漲有可能為計劃潑下冷水。

     

  10月,日本出光興産宣佈停止自主生産光伏面板。日本曾是全球屈指可數的光伏面板製造大國,但由於受到中國企業擠壓,如今日本佔據的市佔率僅為0.3%。如果不依靠主要從中國進口的光伏面板,日本的光伏電站建設也難以順利推進。

     

  從能源安全保障的觀點出發,日本需要引入可再生能源。但日本受到進口産品價格動向的束縛,源自中國的光伏面板漲價正暴露出日本的這一問題。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柘植衛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