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能源發電能力2024年將達全球整體5成

2023/06/02


  在世界範圍內,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的裝機正在迅速擴大。國際能源署(IEA)6月1日發佈預測稱,2024年可再生能源發電能力將達到約45億千瓦。規模相當於煤炭等化石燃料。主要原因是各國為了到2050年實現二氧化碳凈零排放而加速引進可再生能源,同時受到俄羅斯進攻烏克蘭影響,對依賴化石燃料進口的危機感正在增強。

 

  

  有分析認為,可再生能源的發電能力到2024年將達到全部電源的5成。但與火力發電等相比開工率較低,實際發電量將低於5成。要作為穩定電源加以利用,擴大風力發電等實現電力結構的多樣化、完善電網等將成為課題。

   

  IEA的數據顯示,全球可再生能源的發電能力2022年比2021年增加約3.3億千瓦。預計2023年將增加4.4億千瓦,同比增幅創出歷史新高。

   

  預計2024年的發電能力達到約45億千瓦。這與2021年的化石燃料發電能力(約44億千瓦、德國調查公司Statista數據)處於相同規模。雖然不像核電站或火力發電站那樣能24小時發電,但相當於4500個核電機組的發電量。

    

  IEA預測稱,太陽能有可能佔2023年增幅的一半以上,2024年還將進一步增長。除了百萬瓦級太陽能發電站(大規模光伏電站)之外,設置在屋頂的光伏面板的普及也將取得進展。

   

印度也在普及光伏發電(REUTERS)

  

  與此同時,風力發電也將恢復勢頭。近年來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風力發電的裝機容量增長緩慢,但IEA分析稱將再次轉為增長。

   

  中國和歐盟(EU)將成為火車頭。IEA認為,2023和2024年最明顯推動可再生能源裝機的是中國。報告指出了中國在可再生能源市場「鞏固主導地位」的可能性。美國和印度也將加強存在感。

      

  日本則明顯行動遲緩。IEA預測稱,中國2023年的發電能力將增加2.31億千瓦,日本只增加1千萬千瓦。

      

  如果將2024年的可再生能源發電能力的預測值,單純與截至2020年的發電能力(包含化石燃料等)相比,預計可再生能源約佔全部電源的5成左右。

     


      

  迅速增長的背景是各國對能源安全保障的危機感。由於烏克蘭危機,依賴化石燃料的風險浮出水面。各國為了使燃料不依賴其他國家,加快了引進可再生能源的步伐。  

       

  可再生能源發電容易受天氣影響,而且波動明顯。實現穩定的發電量需要與火力發電和蓄電池結合起來。

       

  IEA認為,要在2050年實現溫室氣體凈零排放,到2030年需要6成左右電力來自可再生能源,到2050年需要達到近9成。不過IEA指出,光伏發電能力對於2050年實現凈零排放已充分增長,而風力發電的增長速度緩慢。

     

  為了實現穩定的發電,增強輸配電網也不可或缺。大規模新建蓄電池也是必要的。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辻隆史 布魯塞爾、塙和也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