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A建議到2030年將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增至3倍

2023/09/27


      國際能源署(IEA926日發佈了應對氣候變化的報告。其中建議到2030年將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增至3倍,以抑制氣溫上升。可再生能源的成本大幅下降,全球將逐步擺脫化石燃料。普及緩慢的日本也不得不採取應對措施。

 

英國的風力發電(REUTERS)

 

       根據應對氣候變暖的國際框架《巴黎協定》,IEA估算了實現將全球氣溫相較於工業革命前的升幅控制在1.5攝氏度以內的目標所需的可再生能源容量。這一目標與全球到2050年實現溫室氣體凈零排放基本一致。

 

       報告顯示,如果可再生能源的裝機容量從2023年到2030年增至3倍,將達到110億千瓦。這將是2021年的化石燃料發電能力的2倍多。如果成功實現,預計2030年可再生能源發電(按容量計算)所佔的份額將達到7成左右。

 

 

       據悉如果可再生能源的普及取得顯著進展,化石燃料的需求到2030年將減少25%。到2030年代初期,所需投資額將達到每年4.5萬億美元,是2023年的2.5倍。

 

       國際能源署表示,在2023年至2030年期間可減少排放約70億噸二氧化碳。據悉這一減排規模相當於中國電力部門排放的二氧化碳總量。

 

       隨著技術的成熟和普及,導入光伏和風能花費的時間越來越短,成本也在大幅下降。國際能源署表示今後的課題是在新興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擴大引進,要求已開發國家提供更多援助。在東南亞、中東和非洲等地,有很大的推廣空間。

 

       另一方面,報告指出要實現1.5度的目標,不需要對化石燃料進行新的投資。

 

       日本在可再生能源的裝機量上落後於歐洲和中國,很難説普及取得明顯進展。除了政策滯後之外,未能充分放寬限制等也是主要原因。

 

       從成為世界主流的風力發電來看,2022年中國大陸約增加了3700萬千瓦,美國約增加860萬千瓦。日本僅為23萬千瓦。印度、土耳其和台灣也走在前列。

 


       日本沒有充分利用工業園區和棄耕地等具有很大可再生能源發展潛力的土地。此外,全球快速擴張的海上風力發電大規模啟動遲緩,要等到2030年前後。

 

       日本即使實現目前的能源基本計劃中提出的2030年度使可再生能源最多增長38%的目標,也僅為2021年度的1.7倍。

 

       全球主要國家致力於可再生能源的普及,同時還致力於光伏面板的生産等供應鏈的確立。擁有巨大市佔率的中國等正在向全球推銷自己的産品。

 

       日本如果不通過加快本國引進等措施加強風力發電、儘早將其培育成産業,就無法為亞洲等全球的去碳化做出貢獻,很可能導致影響力下降。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塙和也、布魯塞爾 辻隆史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