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加強在中東的油氣開發
2014/02/14
2013年11月,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CNPC)旗下子公司和印度尼西亞國家石油公司(Pertamina)就從美國埃克森美孚手中分別購買伊拉克南部西庫爾納(West Qurna)油田權益的25%和10%達成協定。
![]() |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與英國石油公司在伊拉克的油田共同開採(資料,AP) |
日本石油天然氣金屬礦産資源機構(JOGMEC)特命調查官豬原涉指出,「中國企業以低成本作為武器,即使是歐美石油企業敬而遠之的安全環境惡劣地區,也會積極進入,目前已與伊拉克石油部構建了深厚關係」。
與中國政府關係密切的中國國有企業為了支撐本國資源需求的急劇擴大,有時會不計成本地爭奪權益。
![]() |
近年來,由於受北美頁岩油氣田增産的影響,美資石油資本越來越對治安和盈利方面存在問題的國外項目敬而遠之。這也對新興市場國家企業構成了利多。
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UAE)的阿布達比酋長國,1月已到期的日産140萬桶的大型陸上油田的權益轉讓問題成為了焦點。
在約半世紀時間裏,該油田一直由歐美主要石油企業運營,阿布達比方面已經向日本國際石油開發帝石、中國石油天然氣旗下公司以及南韓公司授予了投標資格。如果中韓企業取得開發權益,在歐美石油資本和日本企業一直拓展的阿布達比將是首次。
而在陷入內戰狀態的敘利亞,去年底俄羅斯企業與阿薩德政權就開發東地中海的石油天然氣達成了協議。在和平談判剛剛啟動的目前,儘快開發非常困難。但通過簽署上述協議,俄羅斯向海內外顯示了繼續支援阿薩德政權的姿態。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