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手機業務重現曙光?
2015/04/08
4月7日發佈的一季度業績速報值顯示,合併營業利潤同比減少31%,減至5.9萬億韓元。雖然仍在持續苦戰,但利潤水準已在2014年第三季度觸底後開始反彈,與2014年第四季度相比增長了12%。雖然在發佈速報值階段,沒有公佈各部門的業績,但智慧手機等IT設備部門似乎有所改善。
![]() |
從2013年秋季開始,三星的業績出現下滑,在這種背景下,三星加強「非正常」作戰,即處理積壓的流通庫存。
三星公司內部開始意識到流通庫存問題是在2014年春季前後。在推銷同年4月上市的旗艦機型「Galaxy S5」時,通信公司和零售商紛紛對新産品的銷售發出消極的聲音,稱「手裏還有上一代機型的庫存」。
在急劇變化的智慧手機市場上,庫存增加本身可以説會在一段時期給競爭力蒙上陰影。但是,在提高終端的功能,大肆進行廣告宣傳的情況下,由於流通的末端出現堵塞,而導致新産品滯銷的事態仍屬異常。這樣一來,三星靠定期投放新産品來取勝的「正常」智慧手機業務就被縛住了手腳。
為此,三星採取了2項措施。
首先是應急處置。2014年,通過增加促銷相關費用,使産品實際價格大幅下降,從而解決了流通庫存。2014年智慧手機部門的利潤減少40%以上,主要是受到了這部分成本增加的影響。今年一季度,這筆費用大幅減少,帶動業績走出谷底。
另一項更重要的措施則是大幅改變「智慧手機銷售方法」的體制方面的改善。三星原來在員工及部門業績評測等內部管理上,採用將智慧手機「出貨」階段既視為「售出」的制度。而如今,只有當産品「抵達到消費者手中」才會被認為已「售出」。
雖然海外當地法人等也提出過不同意見,比如「不符合商業慣例」等,但可以在短時間內貫徹經營中樞的判斷是三星的強項。再加上實施降價,三星開始積極致力於削減庫存。
南韓證券分析師指出,最終「庫存減少使部分智慧手機的銷售復甦,實現了良性循環」。據稱,如今「(流通上的)堵塞」已經清除,2014年年底在中國等上市的中等價位機型「Galaxy A」系列的銷量出現增加。
擺脫了庫存包袱的三星能否發起反攻?在智慧手機市場上,美國蘋果和中國等新興經濟體廠商分別在高檔機型領域和中低價位機型領域加強攻勢,在各價格段都推出了商品。而受到夾擊的三星要想重返增長軌道並非易事。
三星目前備受關注的是將於4月10日上市的新産品「Galaxy S6」。其特點是組合使用金屬與強化玻璃給人以高檔感的機身,以及自主開發的支付系統「Samsung Pay」等。發售前的評價也不錯。
新産品還力爭與半導體業務形成相互促進。被視為智慧手機大腦的CPU(中央處理器)並未採用美國高通産品,而是首次全面採用自主生産的LSI(大型積體電路)。如果性能得到證明並帶動外銷後,持續虧損的LSI業務在經營核算方面有可能得到改善。
三星在接下來的第二季度(4~6月)的業績能否繼續好轉?Galaxy S6的銷售走勢估計將成為試金石。
(小倉健太郎 首爾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