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要奪回超級電腦霸主地位
2015/04/14
美國能源部4月9日宣佈投資2億美元最早在2018年研發出新的超級電腦「極光」(Aurora)。英特爾和克雷(Cray)公司參與研發,研究地點設置在擁有目前世界第5的超級電腦的美國阿貢國家實驗室,用於提高光能、風能的發電效率和高性能引擎等的技術開發。
![]() |
美能源部2014年11月宣佈,橡樹嶺國家實驗室和勞倫斯•利福摩爾國家實驗室將於2017年導入速度為每秒15千萬億次浮點運算的超級電腦。2台電腦的研發費用為3億2500萬美元。
中國也在為衛冕努力。2013年6月開始保持世界最快記錄的天河2號計劃在今年內實行改善,運算速度將翻倍,達到每秒10千萬億次浮點運算。天河2號使用的是英特爾的CPU。
美國《華爾街日報》報道,15年2月,美國商務部認為天河2號被用於研發核武器,將中國國防科技大學列入涉嫌從事違反美國國家安全保障活動的限制名單。美國企業出口超級電腦相關技術産品的話需要向美商務部申請,但申請一般情況下不會被批准。改善天河2號所必需的英特爾晶片將很難進口。
二戰結束以來,美國一直佔據超級電腦研發的尖端。最初主要用於計算導彈彈道以及核武器模擬計算等軍事活動當中,後來逐步應用到科研、産品研發、金融等各個領域,對美國IT産業的形成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中國利用英特爾等美國生産的技術産品組合而成的超級電腦迅速掌握了技術。美國擁有世界排名500強中近一半的231台超級電腦,中國以61台排名第2。中國比擁有32台排名第3的日本超出近一倍的數量,一躍成為超級電腦大國。
日本的超級電腦「京」曾在2011年排名榜首,目前排名世界第4。日本理化學研究所和富士通計劃在2020年開發出比「京」快100倍,每秒100千萬億次浮點運算的新一代超級電腦。
歐美和中國也在計劃研發每秒100千萬億次浮點運算速度的超級電腦。儘管日本也想重回榜首,但日本國內針對使用用途單一的自主研發CPU以及建設研究中心所需的鉅額費用還存在很大爭議。
(川合智之 華盛頓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