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産業聚焦 > 科學/技術 > 模擬人腦的半導體問世了

模擬人腦的半導體問世了

2014/08/11

PRINT

  美國IBM和美國康奈爾大學成功開發了一種模擬人類大腦的資訊傳遞機制的半導體技術。根據這種技術製造出的半導體從設計理念上就不同於現有電腦使用的半導體晶片。這種半導體將來可能應用於研發即使沒有人類命令也能自己學習,進而解決問題的人工智慧。相關內容發表在8月8日的美國《科學》雜誌上。

模倣人類大腦的神經回路而開發的半導體(IBM提供)
  人類大腦的神經細胞由無數被稱為「突觸(synapse)」的組織連接起來,能傳遞資訊和進行記憶。大腦儘管體積有限,但能夠以微量的能量完成複雜的工作。有分析認為如果製成模擬大腦的半導體晶片,就能開發出能完成人類大腦同樣工作的電腦。

  IBM的日美研究所和美國康奈爾大學的研究團隊試製了一種具有模擬神經細胞與突觸之間電路的半導體晶片。可以模倣100萬個神經細胞和2億5600萬個突觸的運作。

  研究團隊利用試製的半導體晶片,成功完成了對人物圖像等的識別工作。同時發現耗電量極低,只需70毫瓦。

  被譽為「電腦之父」的數學家馮·紐曼於1946年提出電腦構想。之後的電腦都採取根據事先存儲的程式,逐步執行命令的模式。這種電腦被稱為「紐曼型」。從設想提出直到如今,所有的電腦都採用了紐曼型。不過,對半導體進行微細加工,以提升電腦處理速度這一傳統方式在加工技術方面正在趨近極限。

  IBM為了突破極限,除了模擬大腦之外,還應用了量子力學的原理,一直在致力於研究被稱為「非紐曼型」的新一代半導體。IBM認為這次的成果是對約10年研究的重大總結,認為將來有望開發出以扭扣電池驅動的郵票大小的超級電腦。

  IBM的研究團隊認為,如果將已開發出來的晶片大量組合在一起,就能構建擁有數千億個突觸的系統。IBM於7月宣佈,在今後5年裏投資30億美元,以開發新一代半導體。除了模擬大腦的半導體以及革新此前的微細加工技術之外,還致力於利用碳奈米管等新材料。力爭應用於對大數據進行分析的高性能電腦等。

  此項研究由美國國防部下屬的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提供了5300萬美元援助。該局為負責網際網路開發援助等的美國政府科研援助機構。

  (川合智之 華盛頓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20
具有一般參考性
 
1
不具有參考價值
 
1
投票總數: 22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