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與夏普在收購問題上仍有溫差

2016/02/06


      台灣鴻海精密工業董事長郭台銘2月5日,就收購夏普一事,與該公司進行了長達8小時的磋商。據稱,在磋商中郭台銘認為光伏電池業務業績拖了夏普整體的後腿,透露出將其剝離的想法。不過同時表示,除了該業務之外不會對夏普進行拆分,品牌也將保留。關於收購後的人員雇用問題,他明確表示,40歲以下員工應該不會被解雇。
     
會談結束後向媒體展示繼續磋商協議書的鴻海董事長郭台銘(5日,大阪市阿倍野區)
  關於夏普所擔憂的裁員和業務拆分問題,郭台銘顯示出一定的顧及,希望借此加快談判。

  郭台銘針對與夏普的談判顯示出自信,表示90%已經完成,剩下的10%是法律問題。認為達成收購協議基本沒有問題。關於向夏普主體出資的意圖,他強調稱是發揮自身經驗,作為在夏普的再次創業,使之得以重生。

  今後,在盈利嚴峻的液晶面板業務上,郭台銘表示將儘快引進(最新)設備,進行技術投資,在技術方面重回奪回第一。另一方面,在提及家電業務時表示,鴻海沒有持有品牌,如果加強夏普的家電開發,能夠提高市佔率。

  在夏普內部有期待的聲音認為,如果鴻海的收購得以實現,「此前因財務基礎不穩定而成為課題的設備投資將取得進展」。

  夏普當初計劃接受官民合資基金日本産業革新機構的出資,但目前傾向於提高了支援金額的鴻海方案。夏普在2月4日召開的董事會會議上磋商了鴻海的收購方案。確定了優先推進談判的方針。

  不過,兩家公司的想法並不完全一致。郭台銘5日表示,簽署了優先談判權協議書,而夏普則發表聲明稱,「協議書之中沒有授予優先談判權的內容」,對急於達成協定的郭台銘進行了牽制。郭台銘在返回台灣之前,在日本關西國際機場對記者表示,即使被拒絕一、二次也不介意。並未改變其自信的態度。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