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鴻海精密工業將收購夏普定位為未來的增長投資。該公司此前借助智慧手機等的代工生産實現了迅速增長,但目前出現增長乏力。鴻海認為,如果積極利用夏普的液晶面板技術和品牌,有助於擴大零部件供應等,以擺脫對美國蘋果的過度依賴。
鴻海是為電子企業提供代工服務的世界最大的電子産品代工服務(EMS)廠商。除了為蘋果代工智慧手機iPhone之外,還代工索尼和任天堂的各種遊戲機、軟銀集團的人型機器人「Pepper」等。
領導鴻海的董事長郭台銘是台灣代表性的企業家之一。憑藉每天工作16小時這一勤奮的工作態度和尋找潛力客戶的天生嗅覺,贏得了已故的蘋果創始人、史蒂夫·賈伯斯等的支援。以一代之力構建了在世界範圍內擁有超過100萬名員工的「鴻海帝國」,甚至被稱為「現代的成吉思汗」等。
鴻海與夏普2012年3月曾宣佈展開資本與業務合作,但在價格方面未能談攏,最終未能實現。不過,鴻海對夏普的技術實力和品牌一直給予高度評價。
鴻海尤其關注的是夏普用於智慧手機的中小尺寸液晶面板業務。如果能以低價供應採用夏普技術的液晶面板,將有助於其贏得新客戶。
鴻海還與中國阿里巴巴集團展開合作。宣佈在印度與日本軟銀等共同進軍光伏發電業務。在這一領域,也有望獲得與夏普的疊加效應。
鴻海最近數年來增長明顯放緩。2015財年(截至2015年12月)合併銷售額(快報值)僅同比增長6%,為4.483萬億新台幣,低於10%的增長目標。
郭台銘表示,今後銷售額力爭達到相當於現在2倍以上的10萬億新台幣,希望將夏普打造成增長引擎。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山下和成 台北 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