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普的戴式改革(2)無法深入插手

2016/12/28


  2016年10月,「夏普預計量産有機EL面板需要5000億日元的投資,社長戴正吳(65歲)好像大發雷霆」,夏普的客戶之間流傳著這樣一條消息。

 

 
郭台銘向媒體展示用夏普電燉鍋製作的咖哩(2016年6月,台灣新北市總部,Kyodo)

  美國蘋果預定在iPhone上採用的有機EL面板被夏普定位為增長戰略的核心,宣佈要投資2000億日元。鴻海董事長郭台銘(66歲)在6月也幹勁十足地表示計劃從2018年開始供貨。但近期,戴正吳卻模稜兩可地表示,在當前的資金狀態下必須慎重考慮。由於夏普正在討論在有望獲得補助金的中國進行量産,如此一來可能會錯過時機。夏普的增長戰略已經開始籠罩上陰影。

  「説不好什麼時候能盈利」,戴正吳在11月1日的財報發佈會上沒有介紹關鍵的液晶業務前景。當務之急是重振最大的低迷業務。雖然戴正吳也會去液晶工廠,但公司內部有觀點認為「液晶是郭台銘直接管理的業務。戴正吳也沒辦法深入插手」。

  台灣的液晶面板企業有鴻海旗下的群創光電,技術實力比較弱,業績持續低迷。相互競爭的兩家集團子公司的掌門人都是郭台銘的心腹。夏普員工難以看清其中的情況。如果投資決策錯過時機,訂單將受到影響,扭虧為盈的時間勢必會推遲。

  關於夏普的拳頭産品之一液晶電視「AQUOS」業務,不安的情緒也在公司內部蔓延。夏普9月發表了雄心勃勃的目標,宣佈2018年度將使全球銷量達到目前約2倍的每年1000萬台。有聲音認為夏普只能從外部採購面板,以降低價格,而鴻海方面則要求擴大使用夏普製造的高價格面板。改善液晶業務收益和擴大價格競爭激烈的電視銷售,這二者難以兼顧。

  郭台銘一直強調夏普是全世界通用的強大品牌。在台灣親自使用無水電燉鍋「HEALSIO」製作咖哩,把滿意體現在了行動上。郭台銘計劃在鴻海的工廠生産白色家電等夏普的主力産品向全世界銷售,但夏普在日本國內外也有工廠。調整生産分工,收穫合作果實需要一定的時間。

  夏普家電部門高管用自嘲的語氣説,「鴻海有大約100萬員工。如果10個人中有1個人買夏普的産品,就能賣出10萬台了。」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