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普的戴式改革(3)不能再裁員了
2016/12/29
11月2日,在生産電子零部件的夏普三原工廠, 「對今後會如何感到很不安」,「能全體轉移到福山嗎?最終還是為了裁員吧」,幾位男員工表情嚴肅地説道。這是因為在1天前,社長戴正吳(65歲)宣佈正在討論關閉三原工廠,並將之與福山工廠進行整合。
![]() |
夏普考慮關閉的三原工廠(廣島縣三原市) |
雖然持續處於經營危機,但夏普並沒有關閉主力工廠。擁有約300名員工的三原工廠是其長期以來懸而未決的問題。夏普被台灣鴻海精密工業收購後,開始朝解決具體問題的方向邁進。戴正吳表示,日本國內基地全部都是關閉和縮小的討論對象。
鴻海的戰略很明確。夏普將經營資源集中到商品的開發和銷售上,鴻海在生産和採購方面提供支援。液晶電視和智慧手機等領域考慮共同開發、生産外包,因此夏普在日本國內工廠進行生産的必要性減弱。
戴正吳在收購夏普一事確定後,暗示要在全球範圍內裁員7000人,但目前尚未推進具體的討論。戴正吳本人則稱,為什麼日本總是傳言夏普要裁員?我從沒説過要裁員,只是想進行人員的優化配置。同時還表示,人工費還不到總成本的10%,在經營重建中,剩餘的90%才重要。
不過,人才外流的情況並沒有停止。多名高管離開夏普,2016年秋季就有5人去了日本電産。其中有2人為執行董事級別,除了液晶業務的最高負責人和田正一(57歲)之外,人工智慧(AI)對話手機推廣人、通信業務本部長川口登史(54歲)也辭職了。
其餘3人為業務部長級別,分別是負責液晶面板業務的杉本孝行(53歲)、負責液晶電視業務的道川直幸(57歲)以及負責作為增長支柱的物聯網(IoT)業務的辰巳剛司(48歲)。一位高管嘆息道,「董事級的暫且不説,連熟悉一線的業務部長級人員也辭職了。今後沒有能挑大樑的人了」。
戴正吳提出「賞罰分明」的人事制度和工廠重組引發的人員重新部署動作,使得公司內部很多人擔心會逐步進行裁員。夏普之前的兩任社長奧田隆司(63歲)和高橋興三(62歲)曾兩次實施3000人規模的提前退休。如果業績持續低迷,很難説夏普不會像他們那樣進行裁員。
夏普的工會高層表示,「如果第3次實施提前退休,那公司可能就走到頭了」。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