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芝旗下西屋電氣申請適用美破産法

2017/03/29


  3月29日,美國西屋電氣(WH)董事會作出決議,決定申請適用《美國聯邦破産法》第11條。西屋電氣是正在推進經營重建的東芝旗下的核電子公司。就在此前,東芝在當天上午召開的董事會上提前批准了西屋電氣的申請方針。西屋電氣在2015年底收購了核電建設服務商CB&I斯通&韋伯斯特(S&W),但由於人工費和材料費等預期外費用不斷膨脹,難以繼續開展業務。東芝將剝離西屋電氣,加快轉向以社會基礎設施為中心的業務結構。

 

美國喬治亞州的核電站建設現場

 

  隨著申請適用破産法,西屋電氣將從2016財年(截至2017年3月)開始被剝離出東芝的合併子公司,為東芝撤出以美國為中心的海外核電業務開闢了道路。西屋電氣擁有最先進的反應爐技術,正在美國和中國建設8座核電站。雖然核燃料和相關服務部門表現堅挺,但由於監管強化等原因,新建反應爐的工期延長,出現持續虧損。西屋電氣因收購S&W而面臨鉅額虧損,成為母公司東芝陷入經營危機的主要原因。預計美國2個核電站項目在適用破産法之後將繼續推進。

 

  此前預計東芝或將計提7125億日元損失,但隨著西屋電氣適用破産法,實際損失很有可能減少。但東芝為西屋電氣提供了約8000億日元的債務擔保,打算完全履行。有觀點認為,東芝有可能被迫支付違約金等,負擔將增加至1萬億日元左右。

 

  截至2017年3月底,東芝陷入資不抵債已成定局,這種局面不會改變。東芝將剝離半導體記憶體業務並出售過半股份、從銀行團體取得數千億日元規模融資,以此應對西屋電氣的破産重組。

 

  作為申請適用破産法之後的強有力支援企業,西屋電氣正在向南韓電力公社請求援助。

 

  東芝自2006年收購西屋電氣後,將其定位為核電業務的核心。在東京電力福島第1核電站事故導致核電站需求低迷的背景下,東芝2015年爆出財務造假醜聞。即使經過隨後的整合,東芝將西屋電氣作為重建支柱的姿態仍未改變,力爭在全球獲得新增訂單。但隨著美國核電業務將計提鉅額損失的預期,東芝決定儘早將西屋電氣從合併對象中剝離。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