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活的夏普依然執著「液晶」
2017/08/14
夏普進入到台灣鴻海精密工業的旗下已經一年。通過貫徹快速經營,無論是業績還是股價都出現了V字復甦,併合作參與了鴻海在中國等地主導的液晶大型投資。8月10日,夏普社長戴正吳強調,將通過8K超高清液晶屏實現3年後3000億日元以上的銷售額。在競爭對手紛紛轉向有機EL面板的情況下,夏普的下一步選擇「仍是液晶」。
![]() |
夏普社長戴正吳在大阪堺市接受了媒體採訪(8月10日) |
8月10日,戴正吳接受了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的採訪,在回顧這一年時稱過得太快了。確實如此,戴正吳2016年一上任就推行了結構改革,使夏普的面貌轉眼間發生了變化。
夏普7月底發佈了2017年4~6月財季決算,凈利潤為144億日元,時隔7年再次在4~6月財季實現盈利,並且自2016年10~12月以來連續3個財季實現最終盈利。夏普在戴正吳上任之前持續虧損,現在奇蹟般地實現了復甦,股價也回到了一年前4倍以上的水準。
但戴正吳表示,這份成績在日本國內及格,在海外仍不及格,希望進一步進軍海外市場。他列舉了海外拓展的課題,期待中的成長支柱則是8K液晶屏。8K影像技術的解析度是目前4K技術的4倍,與下一代通信標準「5G」等組合起來,可應用於遠端醫療、安全監控攝影機等廣泛用途。為了配合日本NHK電視臺的8K影像播出時間,夏普也預定2018年在世界上首次投放8K電視機。
眼下,無論是面向智慧手機還是大尺寸電視,競爭對手都在推進從液晶向有機EL的轉移。日本的大型機電廠商也相繼加入到有機EL電視的市場。繼4K液晶之後,有機EL在高檔電視市場的存在感不斷增加。
![]() |
夏普並沒有無視有機EL,正在堺工廠建設中小尺寸面板的試製生産線。不過在有機EL的大尺寸面板領域,南韓LG螢幕正不斷鞏固其壟斷地位。如果説南韓企業是有機EL的橫綱(相撲選手實力共分為10個級別,橫綱為最高),戴正吳認為夏普還只是十兩(第5級)。縮小這一差距並非易事。夏普希望憑藉8K的實用化再次成為市場的「龍頭企業」。
鴻海與夏普決定在美國威斯康辛州投資超過1萬億日元,新建大尺寸面板工廠。7月26日,在白宮與美國總統川普舉行的記者會上,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宣佈,鴻海與夏普將在美國構建最先進的8K生態體系製造業。兩家公司在中國廣州的大尺寸面板工廠也在2017年春季動工。通過總計2萬億日元的投入,加緊構築8K液晶面板的生産體制。
當然,8K液晶面板能否如願成為下一個「主角産品」,眼下還無法預測。在傳統的大尺寸液晶面板方面,京東方科技集團等中國企業不斷擴大産量,競爭變得更加激烈。如果不能打造8K市場並掌握主導權,在中美的新工廠也很容易成為過剩設備。
在鼎盛時期擔任夏普社長的町田勝彥認為「液晶之後仍是液晶」,向其投入了鉅額資金。以這一過剩投資為轉折,夏普被迫陷入了經營危機。如今,夏普將賭注放在了液晶面板的升級預期上。重視速度的「鴻海式」經營不能一味地踩油門,萬一遇到意外,能否有效煞車也將成為另一項課題。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中村元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