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手機代工業務低迷 1~3月凈利潤降15%

2018/05/15


  5月14日,世界最大電子代工企業台灣鴻海精密工業發表了2018年1~3月的合併財報。凈利潤同比下降15%,降至240億台幣。智慧手機組裝的訂單低迷。此外,開拓新客戶的費用也出現膨脹,仍未脫離勞而不獲的困境。

  

 

  銷售額達到1.285萬億台幣,增長5%,作為1~3月創出歷史新高。而曾經的盈利大頭iPhone和中國大陸的智慧手機代工訂單低迷。

 

  另一方面,中美IT巨頭正在加速強化數據中心,伺服器的組裝需求強勁。此外,物聯網(IoT)相關需求似乎也被鴻海抓住。在智慧手機市場失速的背景下,加強開拓新客戶的成果正在顯現。

 

  不過,顯示主業盈利能力的營業利潤僅為246億台幣,減少了32%。營業利潤連續3個季度下降,持續陷入苦戰。在作為主要生産基地的中國大陸,人工費也出現上漲。鴻海相關人士透露,「隨著新客戶增加,研發費用等也出現膨脹」,對業績造成了進一步打擊。

 

  鴻海為了擺脫對智慧手機的依賴,正在加快新客戶的開拓。電子代工廠商要生産新産品,為了掌握製造方法,研發費用和設備引進費用將膨脹。隨著生産不斷推進,成品率和收益性也將隨之逐步提高。因此初期的利潤率是最低的。

 

  與此同時,匯率也成為絆腳石。鴻海表示,1~3月台幣對美元匯率同比升值近7%。由於與客戶之間使用美元結款,按台幣計算的銷售額出現縮水。由於在中國大陸進行組裝,從台灣採購的零部件價格上漲似乎也産生了負面影響。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伊原健作 台北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