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遊戲業遇上「騰訊衝擊」?

2018/08/17


      騰訊8月15日發佈的4~6月財報顯示,凈利潤比上年同期下降2%,降至約178億元。自上市不久的2005年7~9月以來,時隔13年出現季度利潤下降。市場相關人士有聲音表示,「事實上,可以説是首次出現利潤下降,對此感到吃驚」(中國的中堅證券公司高管)。

    

騰訊的手遊畫面(資料)

    

      2017年中國遊戲市場規模達到約3.4萬億日元,已經擴大至日本的約2倍。此外,遊戲今後成為虛擬現實(VR)和可穿戴終端等各種技術革新的內容來源,這一發展潛力受到期待。由於遊戲涉及的周邊行業很多,因此,有觀點擔心影響不止停留于遊戲行業。

      

      日本遊戲概念股大跌

   

      在8月16日的東京股票市場,遊戲概念股大幅下挫。

   

  

    向騰訊提供《怪物獵人:世界》授權的日本卡普空(CAPCOM)下跌5%。摸索正式進入中國市場的任天堂也刷新年初以來新低。科樂美控股、GungHo線上娛樂、GREE和COLOPL等相繼創出年初以來新低。「正因為中國市場被視為今後的潛力市場,因此中國政府不透明的監管環境會引發擔憂」,日本ACE經濟研究所的高級分析師安田秀樹表示。

  

      由於遊戲市場浮現不確定性,半導體股票也明顯遭到拋售,例如勝高(SUMCO)一度下跌5.5%。在其他亞洲市場,台灣積體電路製造(TSMC)、南韓的SK海力士徘徊在低點。

   

    香港市場的騰訊股價16日跌至325.8港元,比15日收盤價下降約3%。自8月13日《怪物獵人:世界》被下架以來,股價明顯下跌。相比下架前,目前股價已下跌約12%。

 

      尋求進駐中國市場的日企被潑冷水

 

    在中國,日本的遊戲和動漫粉絲被認為人數眾多,日本各遊戲公司將中國視為潛力市場,已開始積極開拓。不過,由於此次的遊戲下架,不透明的業務環境再次浮出水面,顯得開局不利。

   

    提供智慧手機遊戲授權的KOEI TECMO控股的社長襟川陽一期待的表示,「中國的遊戲市場達到3萬億日元,增長率也很高」。實際上,中國遊戲市場規模在最近10年裏擴大了近20倍。

   

     

    世嘉遊戲(SEGA GAMES,位於東京品川區)2017年通過家用遊戲軟體等,正式進入「並行進口商品」(通過製造商批准的常規進口代理以外的途徑進口到本國/地區的商品)等正在擴大的中國市場。該公司自8月7日起,通過騰訊控股,開始發行與中國企業共同開發的智慧手機新款格鬥遊戲。據稱已通過當局的審查,沒有發生問題。

  

    在中國,外國企業銷售遊戲之際,需要採取授權與合資等形式。依賴合作夥伴的情況很多。據稱,針對《怪物獵人:世界》的下架,卡普空從當地獲得的資訊也很有限。

 

    一方面,日本遊戲公司一直擔心技術外流。有觀點指出,合作夥伴要求提供遊戲程式的源代碼的情況正在增加。

 

    年輕人口減少的日本的遊戲市場日趨飽和,各公司期待中國成為與美國和歐洲並駕齊驅的業務。在中國,日本卡通人物等受到歡迎,存在日本的遊戲容易被接受的土壤。但要抓住增長市場仍面臨諸多課題,這也是事實。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廣州 中村裕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