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價手機在日本也賣不動
2019/03/12
在日本國內,美國蘋果新款「iPhone」等1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6060元)左右的高價智慧手機的銷售低迷日趨明顯。新款iPhone銷量與更新換代較多的2年前機型相比減少3~5成,南韓三星電子的高價機型也較為低迷。有分析認為,原因是相對於單價上升,缺乏突出的技術創新。2019年夏季以後,通信費用和終端售價的捆綁降價被禁止,或將進一步加強終端的銷售低迷。
日本調查公司BCN統計上市後3個月的銷量後發現,2018年秋季上市的「iPhone XS」(中心價位在15萬日元左右,按目前匯率約合人民幣9085元)銷量與2016年秋季上市的「iPhone 7」(上市時為9萬日元左右,按目前匯率約合人民幣5450元)相比降低66%。「iPhone XR」(10萬日元左右)銷量也減少51%。
南韓三星電子2018年秋季上市的「Galaxy Note 9」(中心價位為逾12萬日元,按目前匯率約合人民幣7270元)銷量也比2013年秋的「Note 3」(上市時為8萬日元左右,按目前匯率約合人民幣4845元)減少63%。隨著單價的上升,消費者升級為新機型的需求出現下滑。
![]() |
新款iPhone庫存正在增加(家電連鎖店比酷相機有樂町店) |
在日本全國運營手機店的大型代理商的高管針對新款iPhone銷售低迷嘆息稱,「價格確實太貴了。店舖的庫存正在增加」。
進店顧客中不斷有聲音表示,「相對於功能的進步,價格漲幅過大」。尤其是面部識別和高功能攝像頭等沒有獲得積極評價。據稱很多消費者不買新款,而是選擇購買上一代的「iPhone 8」(7萬~9萬日元左右,約合人民幣4240~5450元)。上述高管表示,「iPhone 8的庫存正在減少。新款則隨著洽談的推進而提出了降價處理的選項」。
如果終端價格達到10萬日元左右,即使是採取2年分期付款,每月的支付額僅終端價款就達到4000日元(約合人民幣240元)左右。實際上還要加上通信費用,消費者的負擔更大。
高價智慧手機的異變還體現在大型行動通訊企業的財報裏。NTT docomo的2018年10~12月智慧手機銷量為316萬部,同比減少8%。Au則減少14%,降至191萬部。KDDI社長高橋誠表示,「由於改變機型,沒有達到上年的數量」。
為了提振銷售,各公司啟動了降價。docomo于2018年11月推出「iPhone XR」終端價格降低約3成的套餐。軟銀自1月底起除了XR之外,還將美國谷歌自主開發的10萬日元左右的新款智慧手機「Pixel」降價10800日元(約合人民幣650元)。
在家電量販店的手機櫃檯,借助通信公司提供的銷售獎勵金等,大幅降低新款iPhone售價,推出「1日元智慧手機」等的銷售手法也不斷湧現。
![]() |
日本蘋果專賣店內的iPhone XR(資料圖) |
日本政府3月5日在內閣會議上敲定了要求降低通信費用的《電氣通信事業法》的修正案。最早將於今年夏季禁止以通信合約為前提降低智慧手機售價的捆綁降價。有分析認為,今後終端的明碼標價銷售將成為主流,10萬日元左右的高價智慧手機很可能被進一步敬而遠之。
Deloitte Tohmatsu Consulting的高級經理越智公央預測稱,「在捆綁降價被禁止後,智慧手機的銷量將比現在減少2~3成,5萬日元(約合人民幣3030元)左右的中等價位智慧手機將變得暢銷」。
二手終端、尤其是舊款iPhone也可能受到關注。如果與低價通信服務結合,與在大型通信公司購買新款相比,有時能夠將2年的總支出額減少為一半。
熟悉手機行業的MM綜研的董事橫田英明指出,「幾乎全部功能在上一代機型上也沒有問題。僅憑終端爭取客戶的競爭迎來極限」。通信公司在費用套餐和服務上全面展開競爭的時代已經到來。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