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手機話費真的很貴嗎?
2018/09/17
奧平和行: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説日本的手機話費「有降低40%左右的空間」。以此番發言為契機,話費話題在日本受到關注。在一系列討論中,日本的手機話費經常被與海外進行比較,但日本的手機話費是否真的很高?其他國家的各項服務都需要多少錢?筆者請求在海外工作的記者同事,獲得了話費帳單,嘗試探索當地的情況。
截至9月4日,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駐美國、英國、德國、中國、泰國、巴西6國(9個城市)的記者寄來了最近的話費帳單。
![]() |
各國寄來的電話費帳單 |
首先請大家諒解的是,由於是以公司內部的熟人為中心隨機發出請求,獲得部分記者的協助,因此「調查」的準確度存在瑕疵。調查的目的是了解話費帳單的內容和解讀方式。
最近1個月話費最多的是泰國曼谷的記者。他採用通話不限量、流量為3GB的套餐,同時又增加了20GB流量,費用高達9327.6泰銖(約合人民幣1953元)。除去因工作原因經常打國際電話的費用外,仍接近人民幣1100元。
巴西聖保羅的支局長選用通話不限量、流量為50GB的套餐,除了國際電話之外的費用約為人民幣900元。新興市場國家的話費高得令人出乎意料。
德國法蘭克福的支局長採用流量為10GB的套餐,除了長途通話之外,話費超過人民幣616元。日本總務省的調查(2017年7月,流量為每月5GB)顯示,德國話費在6個國家中排第3,實際上偏高。
![]() |
在美國,即使是同一個國家,不同地區的話費也明顯不同。矽谷的記者選擇流量和通話都不限量的套餐,費用為77.89美元(約合人民幣536元)。紐約的記者採用每月通話450分鐘、流量不限量套餐,費用約為135美元(約合人民幣928元)。當然,矽谷記者使用面向外國人的移動虛擬運營商(MVNO)服務,而紐約記者則採用當地通信商AT&T的服務,存在差別。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