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感測器業績突出,要剔除車載領域死角
2020/02/05
索尼2月4日發佈了2019年10~12月財報,圖像感測器的優異表現突出。由於強勁的技術實力,索尼掌握了該領域約5成市佔率,即使在中國經濟減速等影響導致電子零部件需求在整體上下滑的背景下,增長依然明顯。如何開拓海外企業具有優勢的車載感測器市場將成為今後增長的焦點。
索尼2019財年(截至2020年3月)圖像感測器業務的營業利潤率達到21%,合併利潤率整體(10%)自不必説,預計還將超過被認為利潤率較高的金融業務(11%)。索尼在日本國內基地生産圖像感測器,保持著穩定的成品率,盈利性較高。
![]() |
即使在景氣度惡化的背景下圖像感測器的需求仍在提高的原因是,一部手機採用多枚攝像頭成為趨勢。不僅是美國蘋果2019年秋季上市的新款iPhone 11Pro,中國華為技術也將推出配備3個攝像頭的新機型。三攝像頭的配置正逐漸成為主流。
感測器業務佔索尼整體營業利潤的比率有望從上財年的16%提高至本財年的26%。形成了感測器拉動合併業績整體的盈利結構。不過,也存在面向車載的感測器薄弱這一死角。
「過去10年的主要趨勢是移動終端。而今後將是移動出行」,索尼社長吉田憲一郎如此表示。在即將到來的「CASE」(互聯、自動、共用、電動的首字母縮寫)時代,發揮汽車眼睛作用的感測器將成為最重要的零部件。
不過,在索尼的業務之中,據稱以車載感測器為中心的「傳感(Sensing)領域」的營業收入僅佔感測器部門整體(本財年為1.09萬億日元)的數個百分點。在汽車感測器領域,僅僅被豐田的雷克薩斯等採用。
落後於在車載感測器領域掌握全球份額6成的美國安森美半導體(ON Semiconductor)。
索尼將把傳感領域佔感測器整體的比率到2025財年提高至30%左右。首席財務官(CFO)十時裕樹表示「希望到全面普及之際躍居第一」。車載感測器從開發到配備、銷售需要與車企等展開較長期的協作。目前正在通過與豐田等的合作積累實際經驗。
美國安森美半導體的首席財務官Bernard Gutmann警惕的稱「我們最大最強的競爭對手是索尼」。車載領域需要較高的安全性,還需要具備與手機不同的技術實力。這將成為「技術的索尼」東山再起的又一道坎。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丸山大介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