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銀集團為何大規模出售資産?
2020/03/24
日本軟銀集團(SBG)3月23日發佈消息稱,將最多出售持有的4.5萬億日元資産。籌集的資金中,最多用2萬億日元購買自身股票,還將用於削減負債。受新冠病毒感染擴大的影響,市場出現混亂,投資者對於軟銀集團持有的股票貶值和債務水準投來的目光越來越嚴厲。軟銀集團轉向「防守型財務」,抑制新增投資,優先對股東分紅並改善財務狀況。
有軟銀集團的高管針對大規模出售資産的目的表示,「傳遞出的訊息是,與軟銀上市時的資金使用方式不同」。軟銀集團2018年把日本國內通信子公司上市,在募集到的2萬億日元資金中,用於投資、削減債務、回饋股東的各佔三分之一。此次籌措的資金,不用於投資。
![]() |
孫正義(資料圖) |
美國大型共用辦公企業WeWork受到新型冠狀病毒的影響,部分辦公室被迫封鎖。軟銀集團出資的北京字節跳動科技等的上市仍看不到苗頭。此前軟銀集團的會長兼社長孫正義靈活使用負債和基金等,擴大了投資範圍,但目前將抑制新增投資。
資産出售將在今後4個季度內實施。儘管軟銀集團並未透露出售的具體對象,但被認為包括中國阿里巴巴集團和軟銀在軟銀集團日本國內的通信子公司等流動性高的上市股票。軟銀集團持有的股票價值達到27萬億日元,4.5萬億日元相當於其中近2成。3月23日的香港股市上,阿里巴巴股價的跌幅達到7%。
籌集到的資金首先用於購買軟銀集團自身的股票。加上軟銀集團3月13日宣佈的買入最多5000億日元自身股票,買入總額達到2.5萬億日元。軟銀集團將取得自身已發行股票的45%並登出。截至3月19日,軟銀集團的市值為6萬億日元,和持有的外部股票相比較少,被認為股價較低。
軟銀集團此次的舉措還包含買入公司債等債務削減措施。在3月13日軟銀集團發佈購買自身股票消息時,美國評等機構標普全球評等(S&P Global Ratings)將軟銀集團的評等展望由「穩定」調整為「負面(跌勢)」。原因在於軟銀集團在股價走低資産減少的背景下,使用資金購買自身股票,將導致債務的償還能力下降。
在市場上,軟銀集團信用違約互換(CDS)的保證費率快速上升到5%。這意味著要想讓第三方為100日元的公司債提供保證,需要付出5日元。
在3月23日的日本股市上,軟銀集團的股價比上週末上漲500日元(19%),漲至3187日元,以漲停收盤。進入3月之後,軟銀集團的股價下跌近5成。市場上有觀點認為,「通過出售資産顯示出具備籌集資金的能力,緩和了對債務問題的不安」(樂天證券經濟研究所首席策略師窪田真之)。
![]() |
在股價和公司債市場上,投資者對軟銀集團施加的壓力越來越大。在2月,美國Elliott Management要求軟銀集團最多購買2萬億日元的自身股票。
受到新型冠狀病毒的影響,軟銀集團面臨的環境大幅改變。轉變為投資公司的軟銀集團在逆風之中能否守護好自身受到考驗。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