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機大眾化的旗手奧林巴斯這樣退場

2020/06/29


      奧林巴斯日前宣佈將相機業務出售給投資基金,撤出該業務。奧林巴斯曾以「PEN」品牌為賣點,在小型輕量化和女性用戶開拓方面領跑,拓寬了此前屬於高端産品的相機市場的領域。不過,進入2010年代後,智慧手機奪走了相機的入門級用戶。該公司即便推進業務重建,也難以扭轉虧損狀態。由於相機市場的萎縮速度超出預期,再加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擴大的影響,該公司決定從相機市場撤出。

        

奧林巴斯的相機曾憑藉適中的價格和質感獲得較高評價(2008年拍攝,東京都內的家電量販店)

     

      曾開發售價為「月工資一半」的相機

   

      「能否以6000日元製造相機?」,在大學畢業生的就職起薪約為1萬5千日元的1960年前後的日本,即使便宜的照相機也需要2萬日元以上。一台德國徠卡(Leica)的相機的價格更是高達20萬日元。在這樣的背景下,奧林巴斯按照一位年輕員工的提議,開始致力於開發能以月工資一半購買的相機。當時軟片也很貴,因此採用了可拍攝出攝影師使用的35毫米相機2倍張數的半幅尺寸。

   

      就這樣,「奧林巴斯PEN」系列於1959年上市。曾經作為顯微鏡企業創業、1936年涉足相機業務的奧林巴斯憑藉PEN的熱銷而一舉揚名世界。

      

奧林巴斯1959年10月上市的相機「PEN」

    

      提出PEN的開發建議的米谷美久後來表示「拍出好照片的第一個條件是擁有相機」。奧林巴斯將重點放在了通過推出低價位相機來讓更多人擁有這一點上。

    

      另外,為了讓任何人都能輕鬆拍照,還致力於輕量化。35毫米的單眼相機也改為一半重量,打造被稱為「OM」系列的暢銷商品。

   


      涉足數位相機後彰顯獨自特點

        

      在1990年代後半期涉足數位相機之後,奧林巴斯也彰顯出獨自的特點。該公司利用被稱為「Micro4/3」、比通常更小的圖像感測器,專注於小型輕量的機型。廣告起用日本女演員宮崎葵,吸引了女性用戶。在處於高峰期的2007年度,相機業務的營業收入超過3000億日元。

      

採用被稱為「Micro4/3」的小型圖像感測器,涉足類單眼相機相機(「PEN E-P1」)

   

      然而,進入2010年代後,隨著智慧手機的普及,數位相機的需求開始被陰影籠罩。尤其是在入門級領域具有優勢的奧林巴斯的銷售明顯下滑。加上2011年隱瞞證券投資損失的問題被曝光,該公司的經營出現動搖。在相關人士之間,認為該公司撤出收益下滑的相機業務、轉向高收益的內視鏡的消息此前就已浮出水面。

   

     新冠疫情構成進一步打擊

      

      2012年就任的笹宏行社長表示「影像業務(數位相機業務)是技術的驅動,屬於重要業務」,致力於相機業務的重建。不過市場萎縮速度很快,持續處於虧損狀態。

  

1973年上市的「OM-1」憑藉小型輕量而走紅

  

      2019年就任的社長竹內康雄提出「業務組合將隨時調整」,暗示將撤出相機業務。奧林巴斯從最大股東、「激進投資者」美國Value Act Capital management接納董事,隨後要求撤出相機業務的股東的聲音日益加強。

  


      構成進一步打擊的是新型冠狀病毒的疫情擴大。世界各國呼籲避免外出,數位相機市場迅速下滑。SMBC日興證券認為,1~3月除索尼之外的全部公司出現虧損。在新冠疫情影響全面顯現的4~6月,影響或將進一步加強。

   

      要講述自1960年代日本企業席捲世界的相機市場,缺少一直挖掘新需求的奧林巴斯將無從談起。奧林巴斯撤出該領域也反映出相機市場確實面臨生死存亡的競爭局面。

   

      股票迎來上漲

         

      奧林巴斯為了提振相機業務的收益,先後撤出低價格的卡片數位相機和單眼相機市場,將經營資源集中於市佔率較高的類單眼相機。還停止了在中國廣州市和深圳市工廠的生産,將生産集中到成本更低的越南工廠。

   

      不過,2006年從柯尼卡美能達收購相機業務的索尼和佳能席捲類單眼相機市場,奧林巴斯的份額持續處於下降趨勢。包括相機在內的該公司的影像業務在過去10年中只有1次實現盈利,累計虧損超過1000億日元。在股票市場,要求撤出相機業務的呼聲加強。由於投資者認為隨著屬於多年未決事項的撤出相機業務一事塵埃落定,奧林巴斯的結構改革將取得進展,在6月25日的股票市場,奧林巴斯股票迎來買入,股價一度上漲10%。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花田幸典,橋本剛志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