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數位相機行業能「重啟」嗎
2020/07/03
奧林巴斯按下了數位相機行業重組的快門。該公司將剝離數位相機等影像業務,出售給業務重組基金「日本産業合作夥伴(JIP)」。全球5月的數位相機出貨量同比下降7成,狀況嚴峻。數位相機持續被智慧手機奪走需求,在被逼到懸崖邊時又遭遇新冠疫情。各廠商的業績惡化,出現了像多米諾骨牌一樣接連進行重組的可能性。
「市場環境極為困難」,奧林巴斯在出售影像業務的公告中,如此描述業務面臨的情況。該公司此前推進了生産基地重組、強化了收益性高的替換鏡頭業務等,但由於手機進步導致相機市場迅速萎縮,到2019財年(截至2020年3月)連續3年出現營業虧損。
![]() |
奧林巴斯的相機(2009年,東京都內的家電量販店) |
奧林巴斯將把影像業務剝離出來,將之瘦身為充滿肌肉的靈活組織結構,然後轉讓給日本産業合作夥伴(JIP)。日本産業合作夥伴將繼承「OM-D」、「PEN」、「ZUIKO」等品牌。除了研發和生産體制之外,奧林巴斯産品的用戶支援也將維持。力爭到9月30日正式簽約。
作為企業對外出售業務部門或子公司時展開投資的基金,日本産業合作夥伴取得了良好業績。代表案例是對索尼個人電腦業務(現為VAIO)的投資。VAIO在日本産業合作夥伴旗下扭虧為盈,目前還把業務領域擴大至無人機等。
受到數位相機業務困擾的不僅是奧林巴斯。尼康的影像業務在2019財年虧損171億日元(上財年盈利220億日元)。理光和松下等的數位相機業務也持續苦戰。佳能的數位相機等成像系統業務2019財年(截至2019年12月)的營業利潤下降62%,降至482億日元。營業利潤率僅為6%,已沒有在雷曼危機前的2007財年取得27%高收益的風采。
有投資銀行的高管表示,「相機採用代工生産的構想也將成為選項」,認為今後數位相機行業將出現重組的趨勢。由於市場萎縮速度過快,各廠商進一步受到固定費用負擔困擾的風險提高。有觀點認為,如果不啟動大膽的改革,把設計開發和生産分離開來,並對生産進行整合,相機行業整體將沒有贏家。
日本企業長期基本壟斷數位相機世界市場,但仍被逼到如此境地,原因不僅僅是智慧手機的問世。可以説衰退的原因之一是日本産業界惡劣的「看家本領」——過度競爭。
日本ARUHI公司的會長兼社長濱田宏曾對日本相機行業的過度競爭發出感嘆,指出「各數位相機廠商打算用過度競爭勒住對手的脖子,結果卻勒住了自己的脖子」。濱田曾擔任光學儀器廠商豪雅(HOYA)的首席運營官(COO),2009年前後,豪雅收購了相機廠商賓得(Pentax)。
據稱歐洲的相機銷售商曾提出疑問,「為什麼日本壟斷了相機行業,自己卻不斷相互殺價」。
奧林巴斯決定撤出擁有84年歷史的相機業務,由此産生的影響或將擴大。奧林巴斯2019年邀請「積極股東」(或稱激進投資者,activist investor)美國Value Act Capital management的2位相關人士出任獨立董事。2019年11月發佈了力爭到2022財年(截至2023年3月)使營業利潤率達到20%以上的中期經營計劃。如果以資本的邏輯思考,撤出虧損的影像業務是必然的選擇。
![]() |
奧林巴斯開發了小型數位單反相機標準「微型4/3」(2009年,數位單反「PEN」的發佈會) |
此外,理光也面臨積極股東的攻勢。將出售「理光租賃」(RICOH LEASING COMPANY)持有的部分股票等,推進業務重組。在此背景下,新冠疫情導致業務環境進一步惡化,理光旗下數位相機業務的動向受到關注。此外,與奧林巴斯合作開發小型數位單反相機標準「微型4/3」(Micro Four Thirds)的松下也需要提振業務。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企業報道部次長 星正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