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鎧俠與西部數據看日美半導體合作

2021/08/30


     在日美兩國加快重振半導體産業的背景下,日本鎧俠控股和美國西部數據(WD)的合併談判正在持續。半導體是數據社會的關鍵,從安全保障角度出發,各國都採取振興政策。以共同步調構建供應鏈,牽制借助鉅額補貼崛起的中國,在這一意圖上日美兩國政府不謀而合,但各自希望保護本國産業的想法也忽隱忽現。重組的走向將成為新時代經濟同盟的試金石。

   

     鎧俠8月27日通過線上的方式,召開了日美董事會會議。鎧俠原本預定向東京證券交易所諮詢首次公開募股(IPO)申請一事,但最終放棄。

   

     鎧俠的IPO於2020年獲得東證的批准。由於中美對立導致的收益惡化,在上市之前延期,但力爭重新申請。

   

     不過,鎧俠也考慮IPO以外的選項。那就是與西部數據合併的方案。背後存在日美政府層面的構想。

 

 

    4月16日在華盛頓舉行了日美首腦會談。台灣問題等成為議題,但另一個議題是半導體。美國政府提出建立日美歐攜手開發最尖端半導體的「多邊基金」。拜登總統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在供應鏈領域擴大日美的合作關係」。

   

      美國政府希望日本在半導體領域提供協助,是為了抗衡在高科技領域席捲世界市場的中國。美國半導體企業多為沒有工廠的「無廠」企業。美國的全球生産份額從1990年的37%降至2020年的12%,供應鏈依賴中國的風險正在提高。

   

      拜登政權將討論向半導體生産補貼等方面投入500億美元鉅額資金的支援法案。計劃向尖端半導體的美國生産投入資金,而記憶體等通用半導體則增加從日本和南韓等同盟國採購。

    

     在首腦會談的同一時間,西部數據和鎧俠的業務合併方案的討論取得進展。定位為拜登體制下加速的日美半導體合作的第一步。

     

      「希望收購鎧俠」,今年春季,西部數據的首席執行官大衛·戈科勒(David Goeckeler)多次訪問新冠疫情下的日本。機械硬碟(HDD)大型企業西部數據2016年收購閃迪(Sandisk),涉足記憶體業務。如果與鎧俠合併,將匹敵份額排在首位的南韓三星電子。

     


   

      對於被吞併存在抵觸感的鎧俠表示:「採取我們掌握主導權的形式如何」。希望通過股權出售資金回饋股東的東芝和美國投資基金貝恩資本(Bain Capital)等大股東被認為明顯傾向於能獲得現金的IPO,談判一度遭遇挫折。

   

      但隨後談判本身持續。雙方作出了讓步,包括與鎧俠在使股票價值對等的基礎上合併、新企業董事各佔一半等。

   

      其中剩下的是「總部所在地」這一障礙。西部數據被認為從稅負等方面出發,主張保留美國籍。

    

     力爭重振半導體産業的日本也不例外。日本企業的全球份額2019年降至10%,國內需求的64.2%依賴進口。日本經濟産業省正在吸引沒有安全方面隱憂的企業工廠。

    

     在日本經濟産業省內部,針對兩家企業合併,很多意見認為應保留工廠和高附加值的研發功能,這一點不能讓步。日本5月啟動的執政黨自民黨的議員聯盟「半導體戰略推進議員聯盟」(會長為甘利明)的相關人士也表示,「如果是對等出資,同時保留日本國籍,將非常歡迎」,提出了不接受總部維持美國籍這一想法。

    

      日美兩國在半導體生産上依賴台灣。尖端邏輯半導體産能的逾9成、半導體整體的2成由臺灣生産。在中國大陸加強軍事壓力的背景下,日美認為需要採取對策。

    

      中國大陸為了將半導體的國産化比率提高至7成,提供相當於10萬億日元規模的補貼。美國半導體産業協會分析稱,從尖端工廠的建設和運營成本來看,中國低3成,原因是一半屬於公共資金。

    

     各國都在通過萬億日元規模的支援展開半導體生産基地的爭奪戰。推動開發等的日本的基金規模僅為2000億日元。贏得國家間競爭並非易事。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山下晃、江渕智弘、江口良輔、鳳山太成 華盛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