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利用新一代顯示器讓電影製作週期減半

2021/09/06


      繼OLED屏之後的新一代「微發光二極體(Micro LED)顯示器」將改變傳統産業。新一代顯示器能形成超高清的各種尺寸的畫面,解決了屬於OLED屏弱點的劣化問題。索尼集團把新一代顯示器用於拍攝電影時的背景影像,由於可以免除外景拍攝等,電影的製作週期將減半。美國Vuzix則利用新一代顯示器實現智慧眼鏡的小型化,擴大商業利用。

        

 索尼集團將在Micro LED的巨大顯示器上顯示電影拍攝背景(5月,東京都的東寶攝影棚)

      5月下旬,東京都內的電影攝影棚內正在拍攝呈現「法國街頭」的場景。在背後的高5米、寬10米的巨大顯示器上顯示的是利用CG(電腦圖形)製作的街頭風景、行人和汽車移動的情景。錄影機向右移動時,巨大的背景也會隨之向左移動。通過播放所拍攝影像的監視器觀看,感覺不出與在街頭拍攝時的不同。

    

      索尼在電影拍攝中首次引入了Micro LED。因為沒有液晶和OLED屏難以去除的外框,通過排列畫面就可以形成4K和8K的高畫質壁面顯示器。索尼利用自主開發的處理器對圖像進行處理,超高清的影像也能流暢地播放。

  

      電影製作時間可減半

  

      背景影像不再需要每個場景進行切換或改變布景。電影製作人川原伸一驚訝地表示「室外取景拍攝在路途上要花費很多時間,還受天氣影響,每天拍攝2個場景已是極限。如果使用攝影棚內的Micro LED,可以拍攝6個場景」。

   

      由於借助具有身臨其境感的背景畫面拍攝,拍攝後的合成環節也可以省略。索尼PCL(東京品川區)的視覺解決方案業務部的統括部長小林大輔認為「有可能使內容的製作時間減少近一半」。

  

     由於新冠疫情帶來的宅家消費,視頻服務明顯增長,在全球範圍,內容的製作競爭日趨激化。索尼認為,能在短時間內拍攝電影和電視劇的Micro LED系統的需求將增加,除了自身積極利用之外,還在向美國奈飛(Netflix)等推銷。

  

      明亮且小型化

  

      Micro LED是在基板上鋪滿每邊數十微米(微米為100萬分之1米)~100微米方形紅、藍、綠3色LED,通過發光來呈現影像。特點是彌補了此前産品的弱點,與液晶相比,影像達到超高清,能清晰呈現明暗變化。産品使用壽命長達6萬小時以上。雖然已開始普及的OLED同樣具有高畫質,但存在有機物發光體劣化的弱點,僅限於數年更新換代的智慧手機等,用途較局限。

  


      Micro LED還不斷應用於家用電視。南韓三星電子自2021年起在全球推廣Micro LED電視。110英吋的售價約16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94萬元),價格昂貴,很多觀點認為在消費者中普及需要較長時間。為此,索尼和三星今後將通過商業用途開拓市場。

   

 

      老牌智慧眼鏡廠商Vuzix將在眼鏡腿部位安裝鉛筆尖粗細的Micro LED的零部件。計劃年內推出投射綠光、在眼鏡鏡片上顯示文字等的新型眼鏡。

    

      設想安全和翻譯等用途,佩戴智慧眼鏡的機場保安能夠與登記犯罪者面部資訊的資料庫實時對照相關人員的面部,進而發出警告。關於翻譯,將考慮自動翻譯眼前的人説的話,投射到眼鏡上。

  

      Vuzix的智慧眼鏡通過採用Micro LED,與此前産品相比重量減輕約30%。能沒有壓力地長時間佩戴,在建築和醫療等一線工作的人在實時接受指示的同時展開作業變為可能。

 

      Micro LED還受到美國大型IT企業的關注。Facebook與Micro LED初創企業英國Plessey展開業務合作。正在積極開發自己分身的虛擬形象在虛擬空間內從事各種活動的「元宇宙(Metaverse)」。如果將Micro LED和虛擬現實(VR)技術結合起來,有可能重現更接近現實的空間。

     

     世界市場規模5年裏或增60倍

 

      日本國內的各家電及電子企業正在推進Micro LED顯示器的開發。京瓷涉足小型顯示器。預計用於車載和工業設備,力爭2025年前後實用化。2019年發佈試製品的夏普也將推進研究。

  

      Micro LED有望應用於各個領域。據美國調查公司DSCC估算,2026年的世界市場規模將達到40億4400萬美元,在5年裏增至60倍。

  

      較高的價格成為普及的阻礙。製造工序需要超過攝氏1000度的熱處理,東京大學的藤岡洋教授指出「為了降低成本,製造流程的研究開發也很重要」。

 

      新一代顯示器不僅只有Micro LED。南韓三星電子將開發改進OLED的「量子點(QD)顯示器」,圍繞下一個霸權的競爭將異常激烈。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杜師康佑,伴正春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