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大手筆調整高層人事,為甩開中國企業猛追
2021/12/08
南韓三星電子12月7日發佈消息稱,領導3個主要部門的3名首席執行官(CEO)將全部撤換。這是該公司4年來首次更換CEO。今後將把智慧手機和家電部門合併為「産品」部門進行一體運營,採用「産品」和「設備」兩大部門體制,將賦予兩名新任CEO強大的許可權,以加快決策速度。三星打算通過人事和組織的大幅改革,加緊創造新業務,甩開中國企業的緊追猛趕。
![]() |
智慧手機和家電合併
三星7日發佈了人事和組織改組令。任命之前負責電視業務的韓宗熙(59歲)擔任統管相當於三星銷售額60%的智慧手機和家電的産品部門CEO。由半導體和螢幕構成的設備部門CEO將由一直統率半導體記憶體業務的慶桂顯(58歲)擔任。
此前擔任設備部門CEO的金奇南(63歲)就任三星電子綜合技術院會長。智慧手機部門CEO高東真(60歲)和家電部門CEO金炫奭(60歲)擔任顧問。
![]() |
三星一直由創始人的孫子、副會長李在鎔(53歲)擔任經營一把手,並將許可權移交給各部門CEO。李在鎔在2017年和2021年因對南韓前總統行賄而被關押時,仍採用由部門CEO主導的形式擔負著經營職責,發揮了極大作用。
今年11月,李在鎔在赴美出差時表示「我們的經營環境正在發生劇烈的變化。僅靠剝離後續企業無法渡過這個轉型期」,被認為精心斟酌了此次的人事和組織改革方案。
李在鎔懷有強烈危機感的背後原因是,中國企業在三星的主力業務智慧手機、家電、顯示器等領域的緊追猛趕。三星的一名高管承認「中國企業的産品性能也足夠出色,單靠性能參數無法取勝」。必須創造出不易捲入競爭的業務和産品。
此次改組的重中之重是將消費者用産品智慧手機和家電部門的運營合為一體。改為由一名CEO管理這兩個部門的體制,將CEO從原來的3人精簡為兩人。
這樣做的目的是「實現産品與服務間的乘積效應」(三星)。三星擁有智慧手機及電視機等全球份額領先的産品群,但隨著産品的大眾化,已經難以發揮優勢。
曾為家電部門負責人的金炫奭曾宣佈,將開始開發在所有家電産品上配備人工智慧(AI)進行健康管理等的新服務。隨著運營一體化,可以加快這一改革。
在更新管理層之前,三星還於11月底宣佈改革普通員工的人事制度。將廢除年功序列工資制,改為如果取得成果即使只有30多歲也可以提拔為董事的制度。目的是「形成重視能力和專業性的水準組織文化」(三星)。
一般,大多南韓企業的職位競爭很激烈,只有聽上司指揮的人才有提拔機會。企業裏全是聽從擁有過去成功經驗的上司指示的員工,也存在無法創造出創新型産品和服務的缺點。實際上,有很多20多歲的員工對三星失去信心而自己創業,三星將改成「鼓勵有才能的人」的人事制度,提高年輕人的向心力。
還將強化併購
三星在自我發展的同時,還將通過併購(M&A)獲得新業務。
![]() |
資料圖(REUTERS) |
在12月7日公佈的高管人事中,負責領導整個集團的「業務支援特別工作組」負責人鄭賢豪(61歲)的頭銜從社長升為副會長。按照三星電子的職位排名,前會長李健熙去世後,會長職位一直空缺,副會長李在鎔排在最高。將鄭賢豪提拔為跟李在鎔同級的副會長,相當於賦予了他很高的許可權。
熟悉三星經營的SK證券調查中心負責人金榮雨認為,鄭賢豪的升職「有加快開拓新業務和併購的目的」。2021年1月,三星高管發言稱「今後3年將推進併購」,將摸索截至9月底120萬億韓元現金的用途。
三星是曾在與日本的家電及電子産業的競爭中勝出、以硬體為中心的銷售額達到23萬億日元的龐大企業。不過,隨著中國企業崛起,爭奪現有市場的增長模式已經達到極限。三星能否引領改革並開闢新的市場?其正通過人事改革和組織調整挑戰多年面臨的課題。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細川幸太郎 首爾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