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偉達台積電將出生成式AI半導體,速度達12倍
2023/06/01
半導體設計大型企業美國英偉達(NVIDIA)和第一大半導體代工企業台積電(TSMC)將於今年年內向市場投放生成式AI專用半導體。最高將使AI導出答案的速度提高至上一代産品的12倍。在半導體因新冠疫情特需的反作用影響導致市場行情惡化的情況下,兩大半導體巨頭將在新的增長領域鞏固領先地位。
「(AI用半導體的)需求非常強烈,正與供應鏈合作夥伴一起加緊增産」。
英偉達首席執行官(CEO)黃仁勳(Jensen Huang)5月30日在台北市內舉行記者會,在會上強調了生成式AI市場的增長性。生於台灣的黃仁勳此次訪問台灣是為了參加當日開幕的IT(資訊技術)博覽會「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Taipei)。
![]() |
英偉達CEO黃仁勳對生成式AI市場的增長充滿期待(5月30日,台北市) |
英偉達主要生産AI領域廣泛使用的圖形處理器(GPU),在AI用半導體領域擁有全球8成份額。由於以「Chat GPT」為代表的對話型生成式AI快速進化,英偉達打算今年年內投放專門進行AI數據處理的專用半導體。
將由台積電量産英偉達設計的半導體。將使AI導出問題答案的「推理」速度最高提高至上一代産品的12倍。
生成式AI服務大多在數據中心的伺服器上開發和運營。GPU既能用於通過讓AI學習龐大數據來提高回答準確度的「學習」,又可用於接受用戶的提問等,由AI推導出答案的「推理」。
![]() |
AI使用的英偉達高性能産片(圖面由英偉達提供) |
特別是英偉達的GPU,面向AI用途不斷優化,具有很大的領先優勢(台灣調查公司集邦諮詢(TrendForce)分析師曾伯楷)。
開發ChatGPT的美國新興企業OpenAI在開發該服務時使用了約1萬個GPU。據集邦諮詢預測,隨著技術的不斷提高,今後開發和運營一項服務將需要3萬個以上GPU。
用於遊戲和視頻編輯的普通GPU也有市售單價低於10萬日元的産品,而AI用高性能GPU則足足超過100萬日元。如果需求增加,將會對整個市場産生巨大影響。
德國調查公司Statista預測,生成AI拉動的AI半導體市場規模到2028年將猛增至1278億美元(約18萬億日元),是2021年的12倍。整個半導體市場截至2022年為80萬億日元,即使與此相比,AI半導體市場也有很大的存在感。
支撐英偉達的是在半導體量産技術領域走在世界前列的台積電。包括新推出的面向生成AI的半導體在內,台積電獨家生産面向AI的高性能GPU。
![]() |
兩家企業的關係可追溯到1990年代中期。成立不久的英偉達為確保代工企業而發愁。來自台灣的CEO黃仁勳找到了當時在半導體代工領域取得飛躍的台積電的創始人張忠謀。
據稱,張忠謀在電話中直接商談,從此兩家企業開始交往。以後長達近30年,台積電一直向英偉達供應涵蓋遊戲、個人電腦,乃至AI的廣泛産品。
近年,雙方在開發掌握AI半導體性能提高關鍵的「封裝技術」上不斷加深關係。這是將擁有不同功能的多個半導體納入一個封裝中,使其高效聯動的技術。
英偉達在2010年代中期很早在GPU上採用了該技術。與開發量産技術的台積電合作,不斷提高性能。
面向生成AI的半導體開發競爭將更加激烈。美國谷歌及美國亞馬遜等大型IT開始自主設計半導體。兩家企業都是英偉達的大客戶,目標是通過開發自己的半導體實現服務差異化及降低成本。
這樣的大型IT企業也不得不將半導體生産委託給外部企業。英偉達與台積電的緊密關係有可能對今後的競爭有利。
2020年~2022年上半年一直走勢良好的世界半導體市場目前處於嚴峻的形勢。由於疫情特需衝高後回落,個人電腦、智慧手機及遊戲機等的銷售下滑,很多觀點認為整體市場行情的恢復要到2024年。台積電預測2023財年(截至12月)將比上財年減收(按美元計算)。
![]() |
生成AI有望取代智慧手機等拉動半導體市場。台積電CEO魏哲家在4月中旬的記者會上強調AI需求旺盛,將成為業績增長的原動力。
黃仁勳也在5月30日的記者會上表示,目前處於生成AI新時代的開端,指出行業將進入巨大的增長局面。能否供應支撐生成AI發展的産品將左右整個市場的增長。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龍元秀明 台北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