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半導體裝置出口管制開始實施

2023/07/24


      日本政府7月23日將尖端半導體製造裝置等23種産品列入出口管制對象。這等於在事實上與2022年10月加強對中國出口管制的美國統一了步調,中國將很難進口尖端半導體製造所需要的清洗、曝光、檢測裝置等,中方的反對將不可避免。

 

      從日本出口管制對象産品時,除了友邦美國及台灣等42個國家和地區以外,其他國家均需要單獨獲得日本經濟産業相的許可。

 

 

      對於製造商來説,增加了向經濟産業省申請出口裝置的規格、交貨對象使用該裝置生産的半導體用途等的程式。向42個國家和地區出口時,該程式會被簡化。

 

      日本根據外匯法來管理可轉用於武器等軍事用途的民用産品的出口。經濟産業省於5月修訂了與外匯法相關的貨物等省令,並定於7月23日施行。

 

      23種産品包括半導體電路精細加工所需要的極紫外(EUV)光刻相關製造裝置,以及在基板上加工薄膜來製作電路的蝕刻裝置等。這些是製造電路線寬在10~14奈米(1奈米是十億分之一米)以下的邏輯半導體等所需要的裝置。

 

日本的尖端半導體用裝置開始實施出口管制。(資料圖)

 

      熟悉出口管理的日本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高山嘉顯指出,「至少在短期和中期內,中國基本上幾乎沒有製造最尖端半導體的希望」。

 

      2022年10月,美國出於對轉用於軍事用途的擔憂,針對超級電腦和人工智慧(AI)使用的尖端半導體以及特訂製造裝置等加強了對華出口管制。

 

      美國認為僅靠自己進行管制還不夠,要求日本和荷蘭也採取同樣的措施。荷蘭將於9月加強管制。

 


    

      荷蘭大型半導體製造裝置企業ASML在EUV曝光裝置方面處於壟斷地位,日本也在Tokyo Electron及SCREEN控股等擁有的技術上佔有優勢。

 

      日美荷從經濟安全保障角度出發,在半導體出口管理上步調統一。還將在強化半導體供應鏈上進行合作,比如:增加相互出口等。

 

      日本是中國大陸第一大半導體製造裝置進口國。據日本的國際貿易中心統計,在2022年中國半導體製造裝置的進口額中,日本佔到大約3成。

 

      日本企業強化限制,對華出口將把重心轉向尖端裝置以外的供貨。也有觀點認為,雖然尖端産品越來越難以出口,但面向中國的業務仍會擴大。

 

      因為非尖端的「傳統半導體」裝置的出口保持堅挺。鑒於美國強化限制,中國將半導體生産線由尖端轉向傳統半導體。日本製造裝置的需求也很大,強化限制後,對供貨的影響被認為不大。

 

      令人擔憂的中國的對抗措施。中國5月宣佈在重要基礎設施中停止採購美國大型半導體企業美光科技的産品。從8月起,將把半導體及電子部件的材料——鎵及鍺相關産品的出口改為審批制。

 

      日本使用氮化鎵(GaN)的半導體材料佔優勢,如果停止從中國進口,材料廠商將不得不更換採購企業。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