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記憶體掀起減産浪潮
2023/08/11
作為半導體記憶體的NAND型記憶卡的行情惡化趨於長期化,各製造商將進一步減産。日本鎧俠控股(Kioxia Holdings)決定推遲新工廠的投産時間。南韓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也將進一步提高減産幅度。智慧手機等數位産品的需求未能恢復,供應過剩難以消除。由於嚴峻的綜合實力比拼,行業重組的可能性正在加強。
![]() |
鎧俠控股已將在日本岩手縣北上市建設的生産廠房的投産時間從原定的2023年內延期至2024年以後。用於長期存儲的NAND的需求仍未恢復,廠房的設備交付也被推遲,將給設備投資踩下煞車。
該廠房的投資規模約為1萬億日元,建築面積約為3萬平方米,建成後將成為全球首屈一指的半導體記憶體生産基地。2022年3月宣佈動工時,疫情下的宅家生活帶來的智慧手機和個人電腦的特需仍然存在。當時,半導體短缺成為社會問題,各企業都加快了産能增強。
不過,2022年夏季,情況急轉直下。由於全球經濟衰退的隱憂,數位設備銷售低迷。鎧俠控股於2022年10月將投入生産線的晶圓量在全公司減少了30%。此後,該公司一直未拿出解除減産的時間表,眼下即將迎來整整一年。該公司高管表示「過去從未經歷過如此嚴重的存儲晶片不景氣狀況」。
在供應過剩問題一直沒有得到解決的情況下,「減産骨牌效應」正在NAND領域擴散。市場佔有率居全球首位的三星7月末舉行財報發佈會,副社長金在駿表示「2023年下半年將繼續減産,計劃以NAND為中心下調産量」,提出將加強減産。在過去的經濟不景氣時期,三星一直堅持不降低産量,與競爭對手展開綜合實力的較量。面對三星此次的轉變,業內相關人士間出現了如釋重負的聲音,稱 「重振市場這一步伐已趨於一致」。
![]() |
鎧俠將把在日本岩手縣北上市正在建設的新廠房的投産時間推遲至明年以後 |
SK海力士的首席財務官金佑賢在7月底的財報發佈會上表示:「NAND的庫存水準很高,將進一步減産5%~10%」。美國美光科技的副總裁馬尼什·巴蒂亞也表示:「將使晶圓投入數量的削減幅度接近30%」,明確了進一步減産的方針。
NAND的供需平衡容易被打破,價格也一直劇烈波動,但此次的低谷特別漫長且深。半導體市場從2022年下半年開始進入調整局面,多數分析師和調查公司最初認為2023年下半年將出現復甦。
NAND記憶體的低迷還波及到製造設備。7月,日本半導體製造裝置協會較1月大幅下調了2023年度的日本製造設備營收預期。提出的理由是「面向半導體記憶體的(設備)需求低於年初的預期」。
NAND並未形成企業的壟斷狀態,這也在導致供應過剩。英國調查公司Omdia的數據顯示,NAND全球産量的96%由韓美日5家企業掌握。一方面,用於臨時存儲的DRAM 幾乎僅由3家企業掌握。相比之下,NAND更容易陷入價格競爭。
作為需求恢復的立足點,業界對生成式AI(人工智慧)熱潮的期待加強。要讓高速進行運算處理的圖形處理器(GPU)運作,需要在同一晶片之中發揮數據存儲作用的大量記憶體。有估算認為,從用於生成式AI的伺服器的半導體存儲來看,DRAM將增至8倍,而NAND將增至3倍。
日本東海東京調查中心的高級分析師石野雅彥分析稱:「DRAM市場觸底得益於生成式AI。NAND需求或許也會迎頭趕上」。
另外,認為需要推進行業重組的看法也在增強。美國西部數據(WesternDigital)和鎧俠控股等企業自2022年10~12月出現營業虧損以來,還看不到前景好轉。Omdia的南川明表示:「迫切需要提升經營效率,例如與能製造DRAM的廠商展開合作等」。
各企業一方面要看準減産效果帶來供需收緊的時機,同時也需要制定應對中長期需求增長的投資計劃。面對半導體市場擴張期到來前的矽週期的嚴酷低谷,各企業亟需做出艱難程度前所未有的選擇。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松浦奈美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