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kyo Electron凈利潤下降27%,對中銷售增加

2023/08/11


       Tokyo Electron 8月10日公佈的20234-6月合併報表顯示,凈利潤643億日元(約合人民幣32.10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27%。受半導體市場低迷影響,半導體製造設備銷量減少,連續三個季度凈利潤下滑,但超過此前預測的61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30.45億元)。備受關注的生成型 AI(人工智慧)産品的詢價不斷增加,但預計從2024年開始的下一個財政年度才能對業績産生貢獻。

   

 

      銷售額下降17%3917億日元,營業利潤下降30%824億日元(約合人民幣41.16億元),降幅均為15 個季度以來最大。銷售額和凈利潤額也是10個季度以來的最低水準。

  

      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Tokyo Electron的客戶,即各個半導體製造商對於設備投資減少。按業務種類劃分,存儲半導體的新設備銷售額下降33%861億日元(約合人民幣43億元);邏輯半導體和代工業務也下降了12%2009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00.35億元)。同時,研發費用依舊維持較高水準。營業利潤率為21%(去年同期為25%),為11個季度以來的最低水準。

  

Tokyo Electron的工廠

 

      對Tokyo Electron而言,好消息是受到美國出口限制,導致尖端半導體生産困難的中國正在增加對不受限制的傳統半導體的投資。 Tokyo Electron 20232季度對中國的銷售額佔總銷售額的39%。雖然因業務種類不同無法直接對比,但較1季度的24%有所上升。常務執行董事川本弘在財務業績會議上表示,出現了傳統半導體相關的訂單被要求提前交付的情況。

  

      用於在晶圓上形成電路的「前製程」製造設備(WFE)的2023年全球市場規模預計為700億~750億美元,同比下降25~30%。雖然尖端邏輯半導體和代工業務需求將會下降,但中國對於傳統半導體的業務需求將會彌補。因此,對2023財年的盈利預測也維持不變。常務執行董事川本弘認為銷售額在2季度觸底,從3季度開始將逐漸增加。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堤健太郎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