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展進博會美國半導體商增加,對華熱情未減
2023/11/07
參展正在上海市舉辦的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下簡稱:進博會)的美國半導體企業增加。美光科技(Micron Technology)和亞德諾半導體(Analog Devices,ADI)為首次參展。美國對中國採取尖端半導體出口管制措施後,非尖端領域的交易依然活躍。參展企業中甚至出現了期待美國主導的管制措施放寬的聲音。
![]() |
參加進博會的美國美光科技的展區(11月5日,上海) |
「推進人工智慧(AI)創新」,首次參展進博會的美光科技在其展區介紹了作為主力産品的記憶體等廣泛産品。産品的推廣人員表示:「希望激化的中美矛盾能夠暫時平息」。
美光是因中美矛盾激化而受到影響的美國企業之一。由於美國2022年將美光的競爭對手長江存儲科技(YMTC)列入事實上的禁運清單,作為事實上的對抗措施,中國於2023年5月禁止在重要資訊基礎設施領域採購美光産品。
由於向中國地方政府和國有企業提供IT産品的企業開始著手淘汰美光的半導體,因此美光接到的訂單急劇減少。這成為導致該公司2023財年(截至2023年8月)最終損益轉為虧損的原因之一。
美光已開始採取行動改善與中國的關係。6月,該公司宣佈向陜西省西安市的工廠投資43億元人民幣,首席執行官(CEO)桑傑·梅赫羅特拉(Sanjay Mehrotra)決定訪華。在進博會開幕前的11月1日,到訪中國的梅赫羅特拉一行接受了中國商務部部長王文濤的會見,並獲得了「歡迎美光科技公司繼續紮根並深耕中國市場」(王文濤)的承諾。在進博會上,美光的展區還迎來了王文濤的到訪。該公司正力爭重振中國業務。
亞德諾半導體則展出了中國政府大力發展的純電動汽車(EV)以及醫療保健等用途的産品。該公司展區的推廣人員充滿自信地説:「我們有信心提供符合中國政府産業扶持政策的半導體」。
![]() |
高通、超微半導體(AMD)、英特爾、德州儀器(TI)等美國大型半導體企業也繼2022年之後再次參展。一家美國大型企業的高管指出:「由於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市場,我們不想失去商機」。
美國政府正在逐步強化限制尖端半導體及其生産使用的製造設備向中國出口。一方面限制電路線寬3奈米等最尖端半導體,另一方面,除部分中國企業外,允許出口電腦用記憶體等非尖端通用品相關製造設備等。
企業方面,傳出了希望通過被認為將於11月中旬召開的兩國的首腦會談,讓之前越來越激烈的中美對立趨於緩和的聲音。
美國連帶歐洲及日本等同盟國一起強化尖端半導體相關限制之後,中國市場對尚未被限制的半導體及製造設備産生了臨時需求,非尖端領域的半導體及製造設備的對中國出口堅挺。預測美國今後會再度加強限制的中國企業正在增加購買。
據中國媒體報道,2022年中國半導體設計及製造等的市場規模按金額計算比上年增長約1成,半導體製造設備同比增長近4成。很多觀察認為2023年市場還將擴大。
荷蘭ASML也停止了尖端設備的對中國出口,但當地負責人對中國媒體表示,到2023年將把公司的中國人員增加約200人,到年底增至1600多人,2024年也將增加。
美國政府今後有可能進一步加強限制。原因是有觀點認為美國對中國華為的出口限制仍不充分。華為8月推出的新款智慧手機配備的自主研發的半導體電路線寬被認為達到7奈米,據稱這讓美方感到驚訝。
大型外資半導體製造設備企業的高管表示:「在全球半導體市場行情不好的背景下,中國是為數不多的增長市場。還出現了對部分中國客戶企業的供貨需要等待1年的情況」。在借助巨大市場的中國的攻勢下,外資企業被迫在通過限制確保技術優勢和收益的夾縫間艱難經營。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多部田俊輔 上海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